会员登录 登录     |    
首页  >  成果列表页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镁合金支架类结构件压铸工艺技术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镁合金支架类结构件压铸工艺技术
成果标签:镁合金,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支架类结构件,压铸工艺,汽车轻量化,自动化,智能化
应用场景:
汽车轻量化制造
  •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 应用阶段:可以量产
  • 创新形式:新工艺
  • 合作方式:
  • 成果属性:原始创新
  • 交易状态:未交易
  • 所  在  地:山东省
  • 交易价格:面议
成果详情
评价报告
专利证书
查新报告
检测报告
使用报告
相关视频
相关新闻
汽车轻量化制造
成果水平:国际领先
评价结论:
2016年9月27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成果方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镁合金支架类结构件压铸工艺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技术总结报告,对项目资料进行了审查和质询,经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1.该技术的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 2.该技术的主要科技特点和创新点如下: (1)通过自主研究,形成了完整的支架类镁合金压铸结构件的设计与开发技术体系,包括合金选择、产品设计、生产及应用; (2)通过支架镁合金压铸件形成过程模拟,优化了模具设计,模具寿命达到8万模次以上,压铸周期<120秒,模具生产周期为100天;| (3)针对镁合金压铸结构件易于出现的铸造工艺质量问题,采用X光探伤、裂纹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用软件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建立镁合金压铸件工艺质量检测与技术系统,避免人为误判,确保了产品质量,压制废品率<1.0%。 3.该项目已建立了镁合金支架一线式、全自动化生产,产品经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抗拉强度为241MPa,延伸率为8.4%。 4.产品已形成批量生产,经奥迪、长城等多家用户使用,反应良好。 5.汽车发动机、变速箱镁合金支架类结构件压铸工艺技术及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建议: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
专家评价:

在国际上首次开发出镁合金支架类压铸产品,并实现了批量供货。 工艺研究中,有效解决了稀土耗损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稀土收得率,同时解决了料管加热和模具设计问题,形成了稳定化自动化生产; 产品得到了大众奥迪,长城等汽车厂商的认可,实现了产品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项目选择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的稀土镁合金,对系统压铸技术实行工艺优化,生产品质控制和成形工艺系统建设上,做了大量有效的技术工作,实现了汽车用镁合金压铸件个别品种的小规模量产,对镁合金材料的工业化制造技术和实际应用,有实质性贡献。 项目至今没有授权专利,建议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多做汽车其他压铸件和其他应用领域的应用开发。

镁合金具有比重小,比强度高的优点,但耐蚀性能差,该项目选择汽车内饰支架类产品为研发标的物,产品选择准好。 在开发过程中,通过精确控温度,合理设计,改进压铸系统及压铸模具等方法,减小了烧损延长了模具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采用机器人),在线自动监测等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所开发的产品已经通过奥迪,长城等汽车厂商的认证,并获得批量订货,技术成熟度高。 建议推广。

本项目实现了镁合金在汽车中的量产应用,围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支架产,提高了利用率。同时,该项目研发生产企业开发了自主标准,实现了X光检测方法。 本项目同产品在汽车行业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已经在长城、一汽、奥迪等汽车业实现使用。 项目企业自主研发的多种生产方法,保证了镁合金加工过程中不氧化,不凝固,属于世界范围内较高技术。

将镁合金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支架零件有显著减轻重量,对汽车轻量化有较高意义。该项目设计的镁液加热,有效的减少了稀土元素烧毁,并保持了工作稳定性;在模具设计和生产线自动化建设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同意评价委员会评价意见

该企业轻量化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支架类,结构料近终形制备技术,项目产品,通过材料及成型工艺的研究,对较大型复杂镁合金压铸件工艺产品的验证,基于镁合金压铸工艺特殊性进行工艺系统及模具技术开发,获得批量减速箱支架产品,废品率低于1%,并获得优良的产品材料性能指标。产品研究和产业化过程中有较大的技术创新性,工艺及设计技术难度较多,支架结构产品技术先进,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没有查询到相关的新闻信息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