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山东青岛: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山东青岛:科技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供稿: | 2024-02-26


      近日,青岛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海信国际中心召开。从会上获悉,青岛今年要锚定打头阵、当先锋,聚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局面。

      2024年,青岛要争取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1%以上,新创建至少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10家以上,新筹建1至2家省实验室,参与重组省重点实验室30家以上,新建至少20家市重点实验室、总数达30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7%左右。

      锚定发展目标,青岛首先要从顶层设计上为今年的科技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推动《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这一“纲领性”文件加快修订,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立法保障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课题,研究谋划科技创新方面的统领性文件 围绕“海创计划2.0版”、科技金融、研发投入、一区多园、产研对接等关键领域做好制度设计,拿出一批新举措,打好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

      除了在顶层设计上“谋篇布局”之外,青岛还要突出科技创新统筹和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发展合力”,激发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健全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有力推动并及时解决科技领域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和重大问题 促进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有效衔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学设置科技计划体系、调整科技项目类别,提高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经费真正花在“刀刃上” 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在明确目标和顶层设计的指引下,青岛谋划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增强发展活力的明确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交相辉映”,首先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共生”。

      要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聚焦能源等亟待转型升级的重点产业、传统产业,布局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 面向化工、纺织、食品、机械、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方向,组织科技攻关与应用示范。让新兴产业提速发展,要围绕十大新兴产业链,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机制新路径 瞄准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等战略领域组织“强链计划”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示范项目,壮大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新兴产业集群。实施未来产业培育专项,要布局至少20项前沿技术攻关项目,完善基因与细胞、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链,攻关基因检测、基因细胞治疗等技术,壮大基因细胞诊疗产业集群,加快低轨卫星海洋物联网等项目落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最具创新活力。青岛要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100%,让“云端研发”模式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此外,要瞄准重点产业链和行业细化领域,构建全链条创业服务生态。将公共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纳入统一管理,面向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服务,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出台政策、完善体系、人才支撑、搭建平台等方式,让金融“活水”灌溉创新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今年,青岛还要加码打造各类创新平台,为经济发展赋能。例如,加快建设“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谋划空天动力结构服役安全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再如,构建基础科研体系,推动材料和光电领域国家实验室重组入列,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融入地方和产业发展 发挥好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超大规模混合算力海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服务和支撑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过程,本质上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今年,青岛要加快“硕果计划”落地见效,通过建设概念验证平台和中试服务基地提升技术成果成熟度,通过推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实现快应用、快落地、快转化。去年建成的海洋科技大市场也要进一步整合成果展示、成果发布、成果路演等功能,以市场化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市场导向、需求牵引,要畅通“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合作渠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成高质量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不少于100项。

      海洋是青岛最大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所在,青岛科技创新要进一步提高海洋的“显示度”。强化海洋创新策源能力,青岛要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梯次布局、特色鲜明的海洋领域实验室体系,提升海洋基础科研和应用开发水平。实施海洋科技创新专项,聚焦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重点领域以及海洋物联网、深海矿产勘探开发、海洋碳汇等前沿领域,部署近30项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增强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

      此外,青岛还要通过构筑科技人才集聚高地、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等方式,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支持60个左右产业领军人才,精准引才、靶向育才 出台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行动方案,建立研发导向激励机制,对研发经费支出前100强企业或营业收入前100强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对无研发经费支出或强度较低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点对点”指导。

      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青岛要进一步补短板、锻长板、增新板,聚力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打头阵、当先锋,努力催生和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