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委书记力推!大中小企业“一盘棋”,青岛“链”动新质生产力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市委书记力推!大中小企业“一盘棋”,青岛“链”动新质生产力

供稿: | 2024-04-29

      中小企业的发展牵动着经济的脉搏,青岛要让脉搏的跳动更加强劲。

      4月28日,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启动仪式举行。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活动并致辞。

      从大会出发,青岛力邀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着创新激情,带着产业链伙伴来青岛投资布局。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紧密互动,正在打开青岛产业融通的新路径,绘制出独特的产业升级路径,探索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青岛模式”。

      广东企业在青“卡位入链”

      一台空调“链”千企,凭借着塑料空调风叶这一产品,一家广东佛山的上市企业深度“卡入”青岛的智能家电产业链。

      在融通发展对接会海信智能家电专场,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蒋卫龙专程从广东赶来登台路演,希望加强与青岛头部家电企业的合作。

      这是一家典型的“专精特新”企业,顺威股份从成立之初就聚焦塑料空调风叶的研发制造,每年来自于此的塑料空调风叶,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35%,目前是全球最大空调风叶制造商之一。

      顺威股份从专精特新到上市企业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小企业融入并协同于大企业构建的产业生态圈,“小巨人”和“大块头”共同成长的例证。

      “我们与海信集团的合作已经有十九年,去年,我们的合作金额达到了1.65亿元。”蒋卫龙介绍,公司成立之初,与格力、美的、海信、海尔等头部家电品牌合作,跟着大企业一起发展,不断提升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逐渐把自己的市场做强做大。

      这并不是孤例,海信作为“链主企业”,已带动超过2400家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海信产业链配套山东企业已达到428家,其中仅青岛地区就带动11个品类、17家供方投资建厂和扩大产能8.5亿元,拉动新增年产值近百亿。

      在今年4月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经济百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中,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跻身榜单,足以可见“大手拉小手”对构建产业生态的重要意义。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事关企业生存和产业生态。龙头企业引领之下,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一个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在青岛成型起势。

      “专精特新”精准咬合产业齿轮

      中小企业跑得快不快,能不能在发展大局中抢占关键点位,并在产业链中找准位置“扎根”至关重要。我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但是关键时刻还需要政府这双“有形的手”推一把。

      在大会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行动启动,签订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合作机制,未来将围绕青岛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常态化开展对接活动,携手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

      会上发布的《青岛市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在优化环境、服务赋能、建群强链三大方面提出了15项具体举措。其中,在持续推进“融链固链”方面,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开展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融链固链”对接活动,鼓励链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常态化组织开展供需洽谈、路演推介。

      以此次行动为契机,青岛邀请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着创新激情,带着产业链伙伴来青岛投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有两个“重头戏”——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发展基金战略协议签约、基于数字科技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RCEP-ABS签约,这意味着未来专精特新企业的“轻装前行”之路有了金融“春雨”润泽。

      实际上,对于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青岛持之以恒地做这件事,如果要说明何种程度,那就是“不遗余力”。

      除了发布一揽子切实有用的政策,青岛还有实打实的行动。以今年4月举办的青岛市“百场万企 校企牵手”产学研对接活动为例,会上发布青岛市高新区医疗器械企业优秀产品清单,这一清单覆盖了海尔生物、海克斯康、汉唐生物等14家企业的300余个“拳头产品”,让企业零距离对接合作。

      在“链”上对接服务,在“链”上链接资源,企业抢来市场和订单的同时,也打开了产业融通的新路径,产业链供应链变成畅通经济循环的“共赢链”。

      产业“新势力”积聚经济“新势能”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紧密互动,不仅绘制出一条独特的产业升级路径,更是在探索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青岛模式”。

      大会发布的《青岛市专精特新产业融链固链建链分析报告》提到,近年发展的企业逐渐呈现行业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产业、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注册企业数量增速较快,占比较高,显示出青岛产业“新势力”正在积聚经济“新势能”。

      一句话来说,正在涌现的一批“硬科技”色彩突出、专业化和创新能力高的企业正在重塑青岛产业的“基本面”。

      细数青岛中小企业,成立不到9年的天仁微纳实现了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设备的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垄断 华芯晶电改变了国内半导体衬底晶片高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云路股份凭借多年在非晶领域的自主研发,使非晶材料价格从进口的6万元每吨降低至国产的2万元每吨,解决了我国非晶带材的进口替代。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

      产业“新势力”带来的澎湃生产力,能够在青岛本周公布的一季度GDP数据中有着直观体会和切身感受。

      一季度,青岛以5.9%的增速跑赢全国大盘(5.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国(6.1%)、全省(9.0%)3.9和1.0个百分点。

      在35个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80%,比2023年扩大20.0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5.2%、24.3%。

      高质量发展需要优质企业,也需要优质生态。青岛串联资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找准融入产业链的发力点,培育“枝繁叶茂”的创新生态,激发出持续更迭升级的新质生产力。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