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工业强基具体方向和指标要求
序号 |
具体方向 |
主要内容 |
实施目标 |
1、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 |
|||
1 |
稀土磁性材料及器件 |
1.高综合性能稀土永磁体:磁体综合磁性能(BH)max(MGOe)+Hcj(kOe)≥70,(BH)max≥40MGOe,矫顽力温度系数优于-0.45%/K,满足计算机硬盘驱动电机、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需求。2.低成本、高稳定性稀土永磁体,(BH)max≥35MGOe,剩磁温度系数优于-0.1%/K,镧或铈替代量≥25%,Nd或Dy、Tb含量减少20%,满足高速铁路、风力发电、医疗设备等应用需求。3.各向同性粘结稀土永磁材料:磁粉(BH)max> 16.5MGOe,批次间性能波动≤±2%,规模应用于高稳定性磁体(BH)max> 12MGOe,最高工作温度≥150℃,耐高温高湿实验≥300h。4.辐射和多级稀土永磁环:高性能辐射磁环(BH)max≥40MGOe,Hcj≥12kOe,剩磁Br≥13kGs;高矫顽力辐射磁环(BH)max≥35MGOe,Hcj≥25kOe,剩磁Br≥12kGs,满足伺服电机、汽车转向助力系统等应用需求。5.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器件:材料成品率≥80%,抗拉强度≥25MPa,密度≥8.2g/cm3,磁致伸缩系数≥800ppm(500 Oe下),性能波动< 8%;超声换能器功率>1kw,频率12kHz~18kHz,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
突破高端稀土磁性材料和器件应用产业化瓶颈,相关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扩大高端稀土磁体、器件及永磁电机等终端应用产品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满足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国防军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对大功率稀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微特马达、换能器等需求。 |
2 |
稀土催化材料及器件 |
1.高性能稀土脱硝催化剂:催化剂横向抗压强度≥0.55MPa,纵向抗压强度≥1.5MPa,烟气NOx转化率> 90%(240℃,6000h-1),工作温度< 400℃,SO2转化率<0.5%,NH3逃逸率≤5ppm,使用寿命> 3年。2.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SCR催化材料新鲜比表面积550m2/g,老化20小时比表面积490m2/g,D50=1μm~3μm;催化剂满足国Ⅴ标准,DPF涂层催化剂炭烟颗粒(PM2.5)催化燃烧起燃温度< 350℃,SO2氧化效率< 30%,SOF氧化温度< 250℃,NOx最高转化效率> 70%,DPF对PM的过滤率> 90%,催化剂贵金属含量比国际同类产品减少10%以上。 |
发挥稀土在节能环保应用领域的独特优势,重点建设工厂脱硝、柴油车尾气排放等领域急需稀土环保催化材料及器件,在焦化、水泥、玻璃、柴油车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实现废气、尾气等达标排放,为各类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稀土应用市场。 |
3 |
稀土发光材料及器件 |
液晶显示器用广色域稀土荧光粉:粉体粒径D50=15μm~35μm,460nm蓝光激发下,绿粉发射峰525nm~545nm、外量子效率>0.6,红粉发射峰63nm0~650nm、外量子效率>0.7,应用于背光源封装器件显示色域≥90%NTSC,光效>90lm/W。 |
满足高品质显示设备应用需求,重点建设广色域液晶显示器用新型稀土荧光粉生产线,并在相关显示产品上获得实际应用。 |
4 |
稀土储氢材料及器件 |
1.低成本、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最大放电容量≥350mAh/g,循环寿命≥850次,高倍率放电HRD900≥80,电池自放电率≤10%。2.高容量稀土储能材料:可逆吸放氢容量≥1.75wt.%,3min吸氢>90%,循环寿命≥2000次(容量保持率> 80%),满足风力发电、智能电网等储能需求。 |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间歇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应用需求,开展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及储能装置产业化,有效提升稀土储氢材料的应用规模,促进轻稀土元素平衡利用。 |
5 |
高性能稀土抛光材料 |
高档稀土抛光液,粉体CeO2含量≥99.9%,晶粒尺寸≤30nm,形貌接近球形;抛光液粒度D50=50nm~300nm,Dmax< 500nm,有害杂质离子浓度<40ppm,硅晶片抛光速度≥100nm/min、表面粗糙度Ra≤1nm,高性能玻璃基片抛光速度≥25nm/min、表面粗糙度Ra≤0.5nm,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
建成高档稀土抛光液生产线,满足硅片及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硬盘、液晶显示屏、宝石、光学玻璃等特殊抛光需求,扭转我国相关产品依赖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 |
6 |
高纯稀土金属、高纯或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 |
1.高纯稀土金属及深加工产品,金属绝对纯度> 99.99%,型材绝对纯度> 99.95%,致密度≥99%,晶粒细小均匀,成材率>50%,满足高端电子器件和芯片等应用需求。2.高纯稀土化合物,形成高效提取技术及装备,稀土总收率> 95%,纯度> 99.999%,满足功能晶体、集成电路、红外探测等应用需求。3.高纯氧化钪,绝对纯度> 99.95%,粒度D50=0.6μm~1.4μm,满足燃料电池、特种合金等应用需求。4.超细粉体稀土氧化物,粒径D50=30nm~1μm,分散度(D90-D10)/(2D50)=0.5~1,满足陶瓷电容器(MLCC)、晶体等应用需求。 |
针对高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燃料电池、功能晶体等应用需求,建设高纯稀土金属、高纯或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生产线,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提高稀土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 |
7 |
高端稀土功能晶体和光纤激光器 |
1.高能量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稀土闪烁晶体:Ce:LYSO晶体尺寸φ80mm×200mm,衰减时间≤42ns,光输出≥28photons/kev。2.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平均输出功率> 150W,中心波长1.92μm~1.99μm,光谱带宽<3nm,光束质量M2≤1.5,功率稳定性±2%。 |
重点攻克满足PET-CT、特种激光器等需求的高端稀土功能晶体产业化难题,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改变我国高端稀土功能晶体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
8 |
特种稀土合金 |
高性能、低成本稀土镁合金,纯度> 99.95%,延伸率≥15%,屈服强度≥250Mpa,抗拉强度≥280Mpa,成本不超过AZ31镁合金的130%。 |
重点解决稀土镁合金成本居高不下、应用受限的问题,建成满足汽车轻量化等应用需求的高性能、低成本稀土镁合金生产线,拓展稀土应用领域,解决轻稀土元素平衡利用问题。 |
9 |
稀土功能助剂 |
1.稀土环保塑料助剂:PP复合材料密度0.03g/cm3-0.1g/cm3,拉伸强度1.5MPa-5MPa;PVC复合材料挥发度≤2.5%(105℃,2h),重金属含量< 200ppm,200℃热老化时间≥50min(刚果红)。2.稀土污水处理剂:稀土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吸附容量≥5mmol/g,比传统吸附材料提高20%以上,处理后水中重金属含量≤0.5mg/L,应用于污水厂重金属回收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II级标准。 |
针对轻稀土元素应用市场窄、产品大量积压的现状,开发稀土PP、PVC复合材料、污水处理剂等功能助剂,并在环保工程塑料、水体污染治理等领域实现应用示范,有效拓展稀土应用市场。 |
2、关键基础材料(其他) |
|||
10 |
交通装备用超材料 |
围绕汽车/列车智能化开展集车载通信天线、雷达、结构自检测传感器于一体的超材料智能蒙皮,数据传输速率>300M/s,数据延迟<3ms;实现超材料与复材一体化快速成型,成型时间减少30%,成本降低10-20%;车身减重20-30%。 |
重点攻克超材料集成器件、结构与功能一体化、柔性超材料复合及超材料复合材料快速成型等关键共性技术,有效提升交通装备的智能化、节能性及安全性。实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交通装备超材料智能蒙皮的开发。完成年产5万平方米的超材料加工生产线建设,实现工程化和产品化,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开展超材料智能蒙皮产品在智能交通装备上的应用示范。 |
11 |
电子湿化学品 |
|
实现用于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液晶面板等制造用电子级盐酸、硝酸的产业化稳定生产,各形成规模4000吨/年以上; |
12 |
特种气体 |
1.高纯氯气。主要参数是:Cl2 ≥99.999%;H2O≤1.0ppm;CO2≤2.0ppmv;CO ≤1.5ppmv;O2 ≤1.0ppmv;CH4≤0.1ppmv。 |
实现用于液晶面板、光纤、IC制造的高纯氯气产业化稳定生产,形成产能约600吨/年; |
13 |
高能射线探测与成像用碲锌镉晶体 |
晶锭直径≥100mm,单晶尺寸≥2000mm3,成分偏差≤5%,电阻率≥1×1010Ω·cm,电子迁移率和寿命积≥2×10-3 cm2/V。碲锌镉探测器对241Am@59.5KeV的能量分辨率≤5%,峰谷比≥80,对137Cs@662KeV的能量分辨率≤1.5%,峰康比≥2,空间分辨率≤0.2mm,计数率≥1 M/s/mm2。 |
建成高能射线探测与成像用碲锌镉晶体产业化示范线,掌握探测器级晶体材料生长、退火、加工等工程化制造技术和检验检测技术,实现碲锌镉晶体在天文探测、核安全监控、核医学设备等高能射线探测与成像领域的应用示范。探测器级碲锌镉晶体材料年产量大于4000万mm3。 |
14 |
超特高压输变电设施用防污型绝缘材料 |
使用温度在-40℃-105℃,抗拉负荷≥300kN,形成3000吨/年生产能力。 |
满足超特高压输变电设施建设需要,并实际应用。 |
15 |
无石绵复合纤维摩擦材料 |
不含石棉,纤维直径3~6μm,纤维长度135±50,烧失率≤1%。 |
实现乘用车、卡车用摩擦材料无石棉化,并实际应用。 |
16 |
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 |
导热系数≤0.0025W/(m.K),使用寿命大于30年(30年后板材真空度< 103Pa),防火等级A级。 |
满足固定式冷藏电器、移动式冷链装备及船舶、航天等低温深冷领域的应用需求,并在固定式冷藏电器、移动式冷链装备实际应用。 |
17 |
双极膜规模化制备及应用产业化 |
1.突破单片型双极膜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实现双极膜产品尺寸≥500×1000mm,水分解电压≤1.5V(电流密度100mA/cm2),电流效率≥75%,酸碱转化率≥90%,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30%以上,产能达到50000m2/a。 |
突破制备双极膜关键共性技术,实现单片膜年产量达到50000m2,膜装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建成5000吨/年双极膜技术有机酸生产示范工程。 |
18 |
海洋工程、基建工程用高强耐咸集成化玻纤维材料 |
采用以高强化玻纤维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有效植入技术及协同变形技术,拉伸断裂强度≥800KN/m、延伸率≤10%、蠕变折减系数RFcr≤1.3、应变检测精度3με。 |
该纤维材料增强的混凝土较非增强的混凝土,在耐冻融、耐盐碱、耐辐照以及抗折强度、抗冲击韧性和抗龟裂性能能明显提高,可有效满足混凝土建构物长寿命、免维护的要求,并在机场、港口、隧道等工程中实际应用。 |
3、稀土产业技术基础平台 |
|||
19 |
稀土标准与专利服务平台 |
针对稀土行业急需,编制《稀土产品取制样方法》、《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等20多项标准,研制2-3个标准样品,完善我国稀土标准体系;搭建稀土标准检索与交流平台,加强国家强制性标准宣贯,确保实施;建立国际稀土标准交流平台,推动建立稀土ISO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稀土标准国际化,争取中国稀土标准的国际主导地位,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建立全球稀土专利服务平台,提供完善的稀土专利分类检索、专利统计、供需信息发布服务,促进稀土新材料产品创新和成果转化。 |
依托权威标准、专利服务单位,建设覆盖稀土行业各领域的稀土标准与专利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国稀土标准和专利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和专利服务,提升我国稀土产业软实力,有效维护行业和企业利益。 |
20 |
稀土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
1.高纯稀土产品痕量元素分析检测平台:针对我国4N及以上高纯稀土金属、化合物产品中痕量元素难以准确分析的难题,系统开发稀土基体元素分离技术、微量元素富集技术、高效检测技术及相关试验装备,建立高灵敏度高纯稀土分析检测平台,制定稀土新材料痕量杂质成分的检测方法不少于30项,每年对外服务不少于200次,稀土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中心取得CNAS认可,为高纯稀土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推进高端产品产业化。 |
针对高纯稀土金属和化合物痕量分析手段缺失、性能评价体系不完善、稀土冶炼分离过程分析检测即时性差、稀土违法行为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建成高纯稀土产品痕量元素分析、稀土产品快速检测平台,提升检验检测手段,为行业发展及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
(十六)海洋生物基纤维及医疗卫生用纺织品 |
|||
21 |
壳聚糖短纤维及应用 |
|
实现千吨级壳聚糖纤维规模化生产;扩大符合医用领域应用的医疗级壳聚糖非织造布应用; |
21 |
|
1、建设千吨级海藻纤维生产线,纤维断裂强度≥2.5CN/dtex、断裂伸长率≥15%; |
实现千吨级海藻纤维制生产,符合医疗护理用敷料的使用要求,扩大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
4、移动智能终端公共安全技术基础服务平台 |
|||
23 |
移动智能终端公共安全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
1、基于自主安全SOC,建设受控环境专用安全内核系统,支持硬件级安全隔离、安全外设扩展和国家商用密码算法引擎,提供可信执行环境,以支撑各类高敏感业务应用。 |
1、通过终端、云端设备以及环境等多方协同的安全管理技术、机制等手段实现移动智能终端从“端”到“管”到“云”的公共安全体系,促进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公共安全服务平台为3家以上主流终端制造厂商提供终端安全解决方案,为2家以上主流移动互联网服务商在支付和办公方面提供安全支撑。安全隔离套件实现200万以上装机量。 |
5、智能硬件底层软硬件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
|||
24 |
智能硬件底层软硬件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建设 |
1.覆盖全球主流芯片平台,具有较高的元器件驱动适配能力。 |
支持平台机构为智能硬件企业提供芯片接口、硬件方案、操作系统,支持平台聚集整机企业,生产智能可穿戴、车载、家居、服务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智能硬件产品,建立产业生态链。 |
6、食品药品产品升级、供应保障和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
|||
25 |
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
应具备产品质量指标、安全指标和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指标的检测,包含:兽药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真菌毒素、致病菌、激素、防腐剂等有害物质残留等。配套相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应具备:全自动菌落分析仪、智能电子化感官分析系统、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金属探测机、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实时PCR仪、气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近红外光谱检测仪、全自动致病菌鉴定系统等较为完善的检测设备仪器。 |
改造完成后,各示范中心检验技术、检验手段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为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委托检测、应急检测、专业培训等相关服务,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
26 |
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 |
1.产品为针对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的新药,产品上市可满足疾病治疗需求,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
实现针对相应疾病治疗的创新药物产业化;产品投放市场后,相比同类治疗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用药成本。 |
27 |
短缺药供应保障能力建设 |
1.品种为纳入工信部第一批定点生产试点的品种;2.儿童用药临床短缺品种。 |
实现相关品种稳定生产和保障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