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重庆市加快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发文单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 发文日期:2017-05-04     分享到: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加快传感器产业发展

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产业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传感器产业发展,市经济信息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加快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推进落实。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

                                                    201754


重庆市加快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

 

传感器是完成信息感知和信号转换的设备集合,是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感知基础和数据来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与重要引擎。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加快培育我市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区,打造完整传感器产业链,提升对我市汽车、智能终端等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2020年,我市传感器产业整体达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等我国传感器主要产业基地的同等水平,成为西部地区传感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初步形成“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的传感器产业链,营造良好的传感器产业生态,推动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传感器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传感器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培育5家产值超10亿元、50家产值超1亿元的传感器骨干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和创新载体。

二、主要任务

依托我市传感器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传感器原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封装测试、集成应用等产业链环节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传感器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传感器新材料、新机理、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核心技术专利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出能力。

(一)增强传感器材料制备能力。积极引进和承接国际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传感器材料制备优质企业,引导企业提升以硅半导体、氧化物陶瓷为主的传感器材料制备能力,加快研发以锆钛酸铅(PZT)、氮化铝(AlN)为代表的新型压电陶瓷材料,推动Fe/Co/Ni等磁性材料、氧化钒等红外辐射材料、Cr/Au/Ti/Cu/Al等金属氧化物材料技术革新。加快新型敏感材料及元件在新型传感器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和规模量产步伐。鼓励仪器仪表龙头企业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推进仪器仪表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发展。支持本地半导体企业加快自主掌握单晶硅、硅基等材料制备核心技术,提升衬底片生产工艺水平,强化硅片的高平坦度、低缺陷等性能。

(二)提高传感器设计能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内相关科研院企资源,有效激励新型传感器原创性设计和发明,打造集传感器总体结构设计、敏感元件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外围电路设计等内容的全过程设计体系。推动传感器器件结构设计与验证、MEMS+ASIC协同设计、产品性能仿真等软件工具开发及应用。推进传感器产品设计企业与下游加工制造、系统集成等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传感器系统集成厂商、仪器仪表厂商及集成电路设计厂商兼并重组国内外知名传感器产品设计开发企业,加快图像、指纹等新型传感器研发、设计和产业化步伐。积极提升高集成、高智能、高性能单晶硅压力传感器等产品的设计能力。

(三)提高传感器加工制造能力。引导传统机电类传感器生产企业采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加工制造工艺,逐步实现传感器制造转型升级。以硅微加工工艺为主导,加快主流MEMS工艺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光刻、刻蚀核心工艺。加强MEMSIC工艺共性技术和兼容性研究,引导企业重点布局集成IC工艺的CMOS-MEMS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相关设备企业,推动MEMS制造设备和IC标准化制造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和支持芯片制造企业升级改造6/8英寸晶圆加工生产线,充分利用现有标准化的CMOS产线和产能,打造集CMOS-MEMS加工技术的中试平台,面向市内外提供研发中试和批量代工服务,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

(四)提升传感器封装测试水平。鼓励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引进国内外专业封装测试厂商技术和设备,提升本地传感器封装技术水平,打造覆盖晶圆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和系统级封装的多层次封装测试体系。支持企业加快晶圆测试、芯片封装、封装后测试等半导体封装过程关键技术和工艺研究,推进自主掌握球状栅格阵列封装(BGA)、芯片尺寸封装(CSP)、晶圆级芯片封装(WLP)、多芯片封装(MCP)等主流封装技术。加强体积小、成本低的封装工艺研究和应用,强化新型封装技术和工艺创新。不断提升传感器研发、试产和量产过程中的阶段性测试能力,满足不同厂商、不同类别、不同原理的传感器测试需求。重点推动满足大规模、高精度测试要求的转台、振动台等惯性传感器测试设备,压力腔、压力校验仪等压力传感器测试设备,消声腔等麦克风测试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五)推进传感器系统集成与应用。以传感器下游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多传感器集成与传感器多功能集成发展,构建智能传感器系统。鼓励中移物联网等企业加快多功能传感器模组的研发与应用,支持海康威视等企业加大图像、温度、湿度等多类型传感器系统集成。采取应用先行的思路,围绕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等领域,以传感器重大示范应用工程为牵引,积极提升国产化和本地化传感器的应用水平,带动传感器的市场需求,推动传感器产业各环节协同发展。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大力发展车用传感器。

1.强化车用传感器技术自主创新。依托较为成熟的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技术,加大车用传感器研发投入,推进传感器企业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及长安汽车、中国汽研等的交流合作,协同开发新型车载传感器技术与产品,重点突破车用传感器材料、设计、工艺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车用传感器。

2.以应用带动研发转型升级。重点推进加速度计、陀螺仪、气压计、磁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等在轮胎、安全气囊、底盘系统、发动机、车辆定位系统等领域的应用。推动MEMS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机电技术生产传感器,提高车用传感器总体设计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可靠性。充分利用我市建设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i-VISTA)契机,积极创建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自动驾驶、V2XADAS等车联网技术研发测试。

3.大力开拓新兴领域。把握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结合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智能汽车发展趋势,瞄准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电源系统、无人驾驶系统、安全系统、导航系统和辅助系统,大力推动新型车用传感器自主研发。加大车用传感器本地配套政策引导,鼓励本地整车厂商与本地传感器制造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本地传感器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上的市场准入。

(二)着力发展智能终端传感器。

1.加强通用型传感器研发制造。把握我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优势产业传感器需求,以指纹、重力感应、三轴陀螺仪、触摸、光线等智能手机大量使用传感器,温度、光电、振动等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大量使用传感器为突破口,提升传感器本地研发制造和应用水平。

2.打造智能硬件传感器产业链。以可穿戴设备、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型智能硬件的传感器需求为导向,引导传感器生产企业加大对微型化、微功率、多功能智能传感器的研发投入,提升智能硬件传感器加工制造工艺水平。以渝北区、南岸区等智能硬件发展优势区域为主要载体,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应用的智能硬件传感器完整产业链。

3.完善传感器本地供应体系。加快推进本地品牌手机企业以及惠普、宏碁、华硕等笔记本电脑品牌商的传感器配套供应体系建设,推进手机、笔记本电脑整机配套企业与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在芯片设计、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协同创新。

(三)加快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传感器。

1.着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围绕智能制造领域,加大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研发投入。支持装备企业与传感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产品、集成、配套体系等方面加强合作。强化二维/三维视觉、力矩、碰撞、安全光栅等工业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本地研发制造能力,推进我市工控领域传感器规模量产。

2.突破服务机器人传感器核心技术。鼓励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服务机器人感知核心技术,积极支持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国家机器人检测和评定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与本地传感器企业协同创新,推进超声波、加速度、陀螺仪、红外、光、温度等传感器的自主研发进程,加快推动我市服务机器人传感器产业化。

3.推广数控机床传感器应用。针对数控机床应用传感器的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高精度以及高响应速度要求,加快位移检测、位置检测、速度检测、压力检测、温度检测、刀具磨损监控等精密加工应用传感器及解决方案研发。依托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大力推进传感器在大型、中型以及高精度数控机床中的应用示范。

(四)强化智慧城市传感器应用。

1.打造智慧市政应用示范。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大传感器在公共场所环境监控、道桥监测、电力抢修、停车管理、污水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智慧市政新模式。充分发挥传感器的信息采集作用,加快智慧市政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市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2.打造智慧交通应用示范。以交通流量监测、停车和行车智能诱导、公交和客运智能化等传感器应用领域为切入点,持续实施重庆交通信息卡(电子牌)等重大项目。发挥传感器感知前端作用、数据采集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打造跨区域、跨部门、标准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交通服务平台,形成高集成、系统化、综合性的智慧交通体系。

3.打造智慧物流应用示范。以集装箱、车辆的监控管理、智能调度、物流信息处理等领域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感知前端功能,建设覆盖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的传感网络,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国际国内物流运输中智能调度、监管、查询统计等功能,形成高效化、规范化、无人化和智能化的智慧物流体系。

4.打造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应用示范。结合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针对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领域环境质量监测,以各领域重大工程为牵引,鼓励项目实施单位优先采购本地自主研发的传感器产品和解决方案,分类推进本地生产的各类传感器在实时感知、捕获和传递环境监测信息中的应用,以应用助推环保领域传感器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产业统筹。市经济信息委牵头统筹制定传感器产业发展路径,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面整合资源,鼓励本地有实力的传感器企业加大投入,研发制造符合本地汽车、智能终端等产品标准的传感器,努力突破供应链壁垒,建立传感器本地配套体系。引导各级部门、区县、园区积极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传感器在工业、市政、环保、交通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二)构建产业生态。从传感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平台载体等多维度,建立健全传感器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整合市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协会等优质资源,依托渝北仙桃数据谷、西永微电园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传感器领域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中试平台,推动研发中试一体化,加快传感器从研发到量产的产业化进程。用好企业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等扶持政策,加强传感器关键核心工艺和应用技术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产品,培养传感器高端研究人才,建设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活力的“双创”平台。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等科研机构,建设传感器公共测试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三)加快产业集聚。鼓励和支持拥有传感器基础和物联网优势的产业园区,积极规划布局传感器产业,围绕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等产业链各环节,加大传感器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传感器产业龙头企业、细分领域高精尖企业以及配套企业引进和培育,加速构建完整的传感器产业链。瞄准传感器产业发展薄弱环节,针对市场需求明确、带动效果明显的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与欧、美、日等传感器产业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推动前沿、高端传感器项目的引进落地。整合我市现有投融资平台和资源,支持和鼓励本地龙头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已落地传感器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各具优势的传感器产业园区。

 

附件:重庆市传感器产业重点招商项目表


附件

重庆市传感器产业重点招商项目表

序号

招商项目

目标企业

建设内容

总计81(个)

一、传感器材料产业

1

8/12英寸超硅半导体项目

晶龙实业、上海新阳等

大规模集成电路用8英寸/12英寸单晶硅晶体生长与硅片生产

2

高纯度单晶硅/多晶硅生产项目

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等

主要生产硅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等产品

3

磁性传感器材料生产项目

美新半导体、矽睿科技、华夏磁电子等

用于生产传感器用的Fe/Co/Ni等复合磁性材料

4

陶瓷传感器材料生产项目

攀特电陶科技、日本富士等

用于压电传感器的陶瓷材料生产

5

精密陶瓷传感器材料生产项目

京瓷株式会社、上海施迈尔、海德科技等

用于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精密陶瓷生产

6

生物材料传感器

上海生物芯片、康城生物、微点生物等

用于基因SNP芯片、抗体与蛋白芯片、肿瘤生物样本库与组织芯片生产

二、传感器设计产业

1

MEMS单晶硅传感器芯片开发设计

敏芯微电子、纳微电子等

主要设计单晶硅压力传感器与差压传感器、智能型变送器等MEMS传感器芯片

2

汽车制动系统传感器研发设计

大陆集团、博世集团等

主要设计和研发汽车制动系统相关传感器

3

车用温度传感器芯片设计项目

德尔福、华巨电子等

主要设计发动机、冷却液等应用的高低温温度传感器等多种车用传感器芯片

4

MEMS微型传感器设计项目

元芯微系统、博世、意法半导体等

主要开展微型湿度传感器及模块、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MEMS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及相关传感器模块设计

5

声纳传感器研发

Think SensorNavico、泰达科技等

声学器件设计、工艺设计

6

CCD图像传感器研发

索尼、豪威等

CCD器件设计、工艺设计

7

传感器模组设计项目

斯博睿科技、恩智浦半导体等

主要设计含有传感器、短距离通信芯片、卫星导航芯片、射频电路的物联网模组

8

汽车传感器研发设计中心

森萨塔科技、耐世特公司等

主要设计用于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变速箱、刹车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发动机系统的传感器

9

汽车SOC芯片设计

以色列Mobileye、赛灵思、瑞芯微电子等

主要设计车用SOC芯片

10

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设计

新磁电子、森尼克电子等

主要用于工业、航天等领域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三、传感器加工制造产业

1

12英寸晶圆代工项目

中芯国际、三星电子等

用于MEMS传感器芯片的12英寸晶圆代工

2

8英寸晶圆代工项目

华虹宏力、士兰威、力盛芯等

用于MEMS传感器芯片的8英寸晶圆代工

3

6英寸晶圆代工项目

华润上华、美泰科技等

用于MEMS传感器芯片的6英寸晶圆代工

4

深硅刻蚀设备研发项目

北方微电子、华林科纳半导体等

8英寸深硅等离子刻蚀机自主研发,用于晶圆代工生产线,实现MEMS工艺制程量产

5

CMOS-MEMS产线项目

台积电、华润上华、ST

充分利用标准化的CMOS产线,集成CMOSMEMS两类产线能力,实现MEMS产品在一块晶圆上集成量产

6

中试平台建设项目

苏州微纳中心、CIT-ChinaIMT

突破TSV、晶圆键合技术等关键技术,提供研发中试和批量代工服务

7

IDM规模量产项目

英特尔、飞思卡尔、松下电子等

IDM厂商产线建设,产能充分利用,实现晶圆、存储器、处理器等器件的开发和规模量产

四、传感器封装测试产业

1

电磁频谱传感器封装测试

是德科技、日本安立等

电磁频谱传感器、电磁频谱感知接收机封装测试

2

半导体器件封装测试

海天科技、飞思卡尔半导体等

半导体分立器件封装和测试

3

IC封装线建设项目

长电科技、Intel

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芯片封装业务

4

多层次传感器封装产线

通富微电、台积电等

建设全自动化传感器芯片级一次封装线、柔性无人化传感器二次封装线、柔性用户定制三次封装线。

5

传感器封装测试产线项目

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

主要发展加速度计、CMOS摄像头、指纹识别等传感器的BGAFCWLCSPSIP等先进封装测试业务

五、传感器系统集成与应用产业

(一)车用传感器

1

汽车智能传感器生产项目

博世集团、Denso电装等

集成高性能MEMS压力传感器和信号处理ASIC电路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研发量产,应用于汽车燃油箱液位检测、燃油流速检测、真空控制系统等领域

2

汽车流量传感器生产项目

江苏奥力威、西门子、赛盛尔等

进气流量、燃油流量、冷媒流量、废气再循环流量等传感器生产

3

汽车压力传感器生产项目

英飞凌、麦克传感器等

集成高性能MEMS压力传感器和信号处理ASIC电路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研发量产,应用于汽车燃油箱液位检测、燃油流速检测、真空控制系统等领域

4

汽车位置与角度传感器生产项目

森萨塔科技、KAKRU自动化等

曲轴位置、凸轮轴位置、节气门位置、方向盘转角、加速踏板位置、前后悬架高度等传感器生产

5

汽车温度传感器生产项目

霍尼韦尔、德国UST

冷却液温度、排气温度、进气温度、燃油温度、液压油(自动变速箱)温度、车内外空气温度等传感器生产

6

汽车速度与加速度传感器生产项目

意法半导体、江苏联能电子等

用于测量曲轴转速、车速、轮速、加速度等传感器

7

汽车液位传感器生产项目

MEAS、得捷电子、上海硕舟电子等

燃油液位、冷却水液位、机油液位、电解液液位、洗窗液液位、制动液液位等

8

汽车气体浓度传感器生产项目

麦格纳、汉威电子等

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稀薄混合气浓度、烟尘浓度、NOx浓度等

9

智能行车记录仪生产项目

铁将军汽车电子、凯立德、凌度等

具备视频录制、碰撞检测、防盗预警功能的汽车的智能行车记录仪

10

车载摄像头生产项目

沃天电子、正腾电子、弘治电子、中科慧眼等

生产车用1080P2K分辨率的高清车载摄像头

11

激光雷达生产项目

美国Velodyne、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

生产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激光雷达

12

毫米波雷达生产项目

Delphi、安普盛科技等

生产用于碰撞预警系统的车用雷达测距传感器

13

车载触摸屏生产项目

上海森太克、川基伟业等

生产车载信息系统触摸屏幕

14

车用夜视红外传感器生产项目

高德红外、杭州麦乐克等

生产用于车用夜视安全系统的夜视红外传感器

15

汽车雨量传感器

科陆电子、科世达、法雷奥等

生产用于智能雨刮系统应用的雨量传感器

(二)智能终端传感器产业

1

智能终端图像传感器生产项目

索尼、英飞凌等

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摄像头、通用图像传感器

2

动作追踪传感器

凌耀科技、瑞典Tobii

生产眼动追踪传感器、手势传感器等用于追踪人体动作相关的传感器

3

Force Touch触摸屏

敦泰科技、三星等

生产能够感应压力的新型触摸屏幕

4

指纹识别传感器生产项目

美国Synaptics、瑞典FPC AuthenTec

生产用于生产高端智能手机应用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5

位置捕捉设备传感器生产项目

矽睿科技、亚德诺半导体等

生产多轴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位置捕捉传感器

6

微型智能健康传感器生产项目

飞利浦、艾普柯微电子等

生产心率传感器、血氧传感器等用于健康检测的传感器

7

微型MEMS麦克风传感器生产项目

瑞声科技、新日本无线等

生产微型MEMS麦克风传感器、扬声器

8

智能终端指纹传感器生产项目

思立微、瑞典FPC

生产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产品等在内的智能移动终端指纹传感器

9

安防设备指纹传感器生产项目

大唐微电子、美国Synaptics

生产指纹仪、指纹盾、指纹Key等行业安全产品中使用的指纹传感器

10

智能终端CMOS图像传感器生产项目

思比科微电子、豪威科技、格科微电子等

生产用于智能终端用高像素高性能图像传感器芯片

11

图像传感器芯片生产项目

上海芯摄达科技、三星等

生产用于手机及移动通讯设备、安防监控类产品、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图像传感器芯片

12

MEMS麦克风

歌尔声学、理音等

生产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的麦克风传感器

13

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制造

北斗星通、瑞芯微、中科微等

主要生产应用于智能终端、汽车等产品的北斗导航芯片

14

光敏传感器生产项目

华润半导体、科瑞等

生产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的光敏传感器

15

加速度传感器生产项目

美新半导体、福特科等

其加速度传感器应用于GPS芯片、智能手机、手持游戏机等电子消费领域

(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传感器产业

1

机器人传感器项目

科通工控、科瑞传感器等

位置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产品的产业化

2

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传感器项目

浙江大华、安力博发、九阳安防等

光电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研发及系统集成

3

文物环保装备传感器集成生产项目

蓝居智能、海克智动、圣凯安科技等

无线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浮尘传感器等传感器生产制造及系统集成

4

称重测力传感器生产项目

汉威电子、光力科技等

生产用于称重机、起重机等重力测量传感器

5

磁传感器

昆仑海岸、西门子、Allegro、中旭微电子等

用于生产工业装备中电机控制、调节和磁场感应的磁传感器生产

6

压力传感器

奥特迅传感、东日瀛能、伯克利物联等

用于生产机器人的压力感知设备

7

位移传感器

平升电子、拓晟高科技、汉佳电子、MEAS

生产机床设备中使用的位移测量传感器

8

温度传感器

NovAtel、迈科传感、航天科工惯性技术公司等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温度传感器研发生产

(四)智慧城市等行业和领域传感器产业

1

污水处理传感器项目

必创科技、绿森环保科技等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传感器研发制造及系统集成

2

高清监控系统研发

能慧科技、默斯等

高清摄像头、摄像机用图像传感器研发及系统集成

3

空气质量智能监测系统

弘立电子、瑞森等

气体传感器研发及系统集成

4

矿山物联网智能传感器项目

中科核安、纳达等

瓦斯、CO等有毒有害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矿山物联网系统应用传感器研发制造

5

温湿度传感器生产项目

哈姆林电子、贝克曼库尔特

Honsberg

生产适用于武器弹药库、药厂、电厂、粉尘厂房、仓库、档案馆、楼宇自控等易爆环境的温湿度测量

6

燃气传感监测系统项目

Vishay HBM

天然气、煤气等可燃气体传感器敏感元件研发及产品封装制造

7

城市地下管网监测系统项目

科通工控、科瑞传感器等

液位、流量、流速等传感器敏感元件、北斗导航模块研发及产品封装制造

8

无人机惯性导航传感器系统研发项目

浙江大华、安力博发、九阳安防等

MEMS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及导航系统研发制造

9

微型震动智能无线传感器项目

蓝居智能、海克智动、圣凯安科技等

微型震动智能无线传感器生产,用于航空航天、高铁、风电等领域的无线传输组网

10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汉威电子、光力科技等

传感器网络监测平台、大气环境监测平台研发

1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昆仑海岸、西门子等

盐分、水分等传感器以及解决方案研发

12

声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奥特迅传感、东日瀛能、伯克利物联等

噪声传感器、环境噪声监控系统研发

13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平升电子、拓晟高科技、汉佳电子等

辐射探测器、辐射检测仪以及解决方案等研发

14

液位传感器生产项目

NovAtel、迈科传感、航天科工惯性技术公司等

生产用于各种液位的测量,如油、水、污水、酸、碱等介质的液体

15

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项目

Microstrain、豫淞科技等

用于化学工业称重以及产品制造测量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5月8印发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