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经信国防〔2016〕471号 
各设区市经信委,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经信委(局),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协会、学会,各有关船舶办: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快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依据《中国制造2025》、《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等,结合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8月3日
 
 
 
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资金、技术、劳动、信息密集型现代综合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显著,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是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时期。依据《中国制造2025》、《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等,结合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2016年至2020年。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二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第一造船大省和世界重要的产业基地。初步建立了研发、设计、造船、海洋工程装备、修船、拆船、配套及服务等门类齐全的船舶产业体系,正处于船舶工业大省向强省跨越阶段,产业国际地位和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 
1.市场份额稳居前列。“十二五”期间,我省三大造船指标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占世界市场份额年均达到10%以上。2015年远洋船舶造船完工量1658万载重吨、新接订单121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5666万载重吨,分别占全国份额的39.6%、38.9%、46%,占世界份额的16.8%、12.3%、18.9%。南通、泰州、扬州三大造船基地完工量占全省的77.2%,产业集聚明显。部分骨干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指标居全国前列。内河船舶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内河船舶完工量达到了516万总吨。 
2.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省已具备了建造除远洋豪华游轮以外所有船型的能力,成功交付国内首制1.3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19296载重吨滚装船、全球首艘按共同结构规范标准制造的15.6万吨苏伊士型原油轮和全球首艘天然气动力多功能远洋运输船等产品。在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15年全省交付船舶中散货船所占份额为68.5%,较“十一五”末下降5.2个百分点;集装箱船的份额5年来平均达到13.6%,比全国平均值高出2.4个百分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液化石油气船、重吊船、海工辅助船、工程船等特种类型船舶比重持续上升。 
3.海工装备新兴产业增幅强劲。2012年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海工装备新兴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骨干企业支柱作用优势显著,已有5家企业进入海工平台总装领域,并接获了海工平台订单。目前海工产品总产值占全国海工市场份额的1/3强,交付产品基本覆盖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成功海试,表明我省在深海产品和主流产品的优势正逐步形成。 
4.配套产业加速发展。我省是全国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形成了南京、镇江、泰州、南通四大船舶配套基地。船舶配套产品品种繁多、门类齐全,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数占全国的40.5%,锚链、螺旋桨等部分品牌已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节能环保设备发展迅速,部分海工配套关键装备取得突破。 
当前,我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仍存在不少严峻挑战和深层次问题。一是外部环境继续恶化。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现象依然突出,特别是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二是产业转型步伐有待加快。核心技术储备少,设计研发能力弱,与我省船舶产业规模不相适应,高技术船舶70%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配套设备需要进口,高端配套产业发展仍显滞后。三是海工装备规模经济效益尚未显现。海工装备产业在市场门槛高、技术标准严、资金需求大等因素的制约下,尚未形成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海工配套薄弱,难以适应总装发展需求。四是产业服务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全球性的营销及服务网络缺乏,全省产业技术研发机构较少,产学研合作、教育培训、人才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五是内河造船业参差不齐。内河造船企业规模小而散,管理整体粗放、技术力量薄弱、造船能力未得到有效整合的情况没有明显改观。 
(二)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兴起,超大自由贸易区正在孕育,全球范围内围绕市场、资本和产业转移的竞争更为激烈。“十三五”是江苏由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省向强省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在发展的道路上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一是产业发展基本面优势继续保持。“十三五”是我国船舶工业调整提高、实现造船强国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世界造船中心向我国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同时,也是江苏船舶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沿江、沿海自然条件优越,人文环境良好,劳动力资源丰富,造船基础雄厚,产业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具有较强优势,具备很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二是世界造船的竞争格局深度调整。世界经济下滑对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影响日益加深,国际船舶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汇率变动等一系列潜在因素和风险也会不断困扰和影响船舶工业的发展,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综合竞争力仍较高,在未来竞争中,我省船舶工业始终面临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加速提高综合能力等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三是我省船舶工业发展机遇叠加。面对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政策转型期的态势,江苏船舶工业要适应新常态,拥抱新机遇,抓住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强大装备需求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加速国产配套设备替代进口,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驱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紧抓中国制造2025建设机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以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紧跟绿色发展新趋势,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为突破口,加快由船舶海工制造大省向强省的跨越,把江苏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船舶海工装备基地。 
(二)发展原则 
坚持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全省船舶、海工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促进配套业向系统集成转变,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持续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效益,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企业集团。 
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品牌提升。进一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全省船舶与海工研发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能力,实现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持续提高三大主力船型的建造质量和水平,创建国际一流船型品牌。 
坚持绿色环保,实现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广绿色制造模式,积极推进船舶与海工产品的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打造耗费最低社会资源的建造方式,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低碳造船,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发展之路。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市场份额稳居国内首位,成为世界重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 
1.产业规模。至2020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订单、新接订单保持全国市场份额35%以上,占世界市场的15%以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30%、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进一步巩固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地位。 
2.龙头企业。至2020年,培育3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20强,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骨干海工企业具备总装能力的达到5家;配套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 
3.产品结构。继续保持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三大主流船型尤其是超大型船舶的市场份额,并形成品牌影响力;在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VLGC)、大型汽车滚装船等领域进一步取得突破;形成以特种海洋工程船、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平台、天然气装备为引领的海工产品结构。 
4.科技研发实力。建设一批省级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研发平台;研发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色产品,在共性技术及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一批国内领先的成果;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大力提升现代造船模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推进精益造船模式,全面推行生产管理系统(MIS);重点开展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5.关键配套产业。船舶配套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掌握船舶动力、甲板机械、舱室设备、通导与智能系统和设备的核心技术,拥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设备系统集成供应商;配套能力显著提升,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高技术船舶本土化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船用设备关键零部件本土配套率达到80%。 
6.发展质量。重点骨干造船企业造船效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骨干企业每修正总吨工时降到22小时以内,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80%以上,造船综合能耗0.2吨标准煤/万元,平均钢材一次利用率达到92%以上。 
三、重点方向 
(一)设计制造共性技术领域 
着力抓好船型开发、绿色装备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积累和提升,重点突破船舶性能优化、智能船舶、节能与环保、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的核心和共性技术。 
1.船舶总体优化及智能船舶设计技术。开展船舶总体设计、性能综合优化和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掌握船舶总体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提高综合性能。针对船舶机舱、船舶驾驶、航姿调整、设备监控、装卸管理等智能化需求,开展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船舶上应用的研究,实现智能船舶设计应用技术的突破。 
2.船型优化及水动力分析技术。针对优良船型开发需求,掌握参数化建模技术,突破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预报船体水动力性能技术,具备运用数字水池技术开发水动力节能装置、高性能螺旋桨、寻求和优化低阻高耐波性船型能力。 
3.结构优化设计及减震降噪技术。开展船体结构优化、有限元强度和疲劳分析技术的研究,掌握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关键技术;掌握船体梁振动特性以及居住区的振动响应预报、船体结构振动和安全性分析的关键技术。掌握噪声分析预报的关键技术。 
4.数字化和精益化建造技术。开展基于产品导向型作业分解(PWBS)的精细化工程分解标准体系研究,推行基于任务包的精益化生产设计;以形成涵盖设计和建造信息的大数据为目标,开展建造工艺信息等设计数据与生产、采购、仓储、财务等系统无缝对接和实时关联技术的研究,构建和完善实时反馈、跟踪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数字化和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提高造船大数据的共享度、控制度、精确性以及计划性。 
5.智能制造技术。支持船舶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和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开发,掌握涂装、管件加工、钢材下料、小组立焊接等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技术,开展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研究。 
(二)高技术船舶领域 
瞄准产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大力推广和应用低阻力船型设计技术、清洁能源应用技术等先进绿色环保技术,形成绿色、节能、智能型的新一代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三大主流船型自主品牌;快速提升液化气体(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超大型矿砂船等产品建造水平,打造高端品牌;积极开展极地船舶、清洁能源船舶、特种工程船等高技术船型开发,提高建造水平。 
1.超大型集装箱船。重点研究18000-22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低阻船型、总纵及疲劳强度、极厚板/高强钢焊接等技术,形成具有装箱量大、油耗低、适货性强、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特点的2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 
2.LNG动力(双燃料)船舶。开展LNG动力(双燃料)船舶风险评估、供气和喷射、控制系统应用技术的研究,大力开展绿色生态环保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等国际航线及江海船舶的设计、研制。重点开发和建造LNG燃料动力船舶,积极开展内河清洁能源船舶的推广工作。 
3.极地船舶。加大极地水域的船舶关键技术研究,掌握船舶首尾部破冰性能、抗冰线型、总布置及稳性、结构强度、动力装置及推进系统、极地环境下防冻等技术,开发和承接抗冰性能达到PC6及以上级的极地船舶。 
4.大(中)型LNG运输船。开展大(中)型LNG运输船的技术研究,包括隔热技术、安全保护技术、施工工艺、焊接、冷态密性试验等技术,开发出操作与维护方便的大(中)型LNG运输船液货围护系统,形成薄膜型或棱型罐、球罐型LNG运输船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5.汽车(货物)滚装船。重点突破4000车位以上汽车滚装船和客滚船、20000吨载重量以上新型货物滚装船的总体性能、破舱稳性、结构设计、滚装通道系统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等关键技术,形成安全、节能、环保的大型汽车滚装船、客滚船和新型货物滚装船。 
(三)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和项目管理水平,掌握海洋工程装备特有的设计、建造及安装调试技术,建立与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特点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项目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 
1.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主要包括最新一代绿色环保经济型海工产品的自主研发、总装建造及关键建造工法工艺技术,精度控制技术,精细化重量控制技术,项目管理及信息化技术,模块化制造技术,综合调试技术等。 
2.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重点发展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支持平台、海上服务及居住平台、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海上多功能服务平台、张力腿平台(TLP)、深水立柱式平台(SPAR)、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FLNG)、铺管船等海工装备,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3.海洋浮体结构物。加强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VLFS)、超大型浮式保障基地、深海工作站、海上浮动电站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实施工程化研究。 
4.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开展海底矿物开采和运载的重载水下作业装备以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的设计建造,重点提升海上风电装备及风电安装运输维护船的研发设计、建造总包能力,实现产业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 
(四)高端配套领域 
推动优势配套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关键系统配套技术,加快船舶和海工配套自主品牌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1.动力系统。重点发展中小缸径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及其配件,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智能化电控系统、尾气脱硝脱硫装置等柴油机关键部件和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新型推进装置、高端船用发电机、中高压船舶电站、电力推进装置等装备的研制,形成成套供应能力,推广高压岸电运用。 
2.通讯导航和机电控制设备。开展配套机电装备的轻量化、智能化、大型化、系统集成、减振降噪、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升级。提高配套机电设备的标准化和通用性,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维护、自动化操作等,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集成化配套。重点发展电子海图系统、综合船桥系统、电罗经、雷达等船舶通讯导航自动化产品,实现全船网络化及船岸网络化。 
3.绿色环保装备。重点开发LNG存储罐、高效再气化核心装备、气体处理系统等清洁能源应用装备,突破惰气系统、通风系统、安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关键技术。开发压载水和污油水高效处理系统、环保型灭火剂和消防系统、小型岛礁集成可再生能源和淡水供应装置,支持自主研发节能环保处理设备等产品。 
4.海工装备专用设备。重点开展深水锚泊定位和动力定位系统、大型定位绞车、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单点系泊系统、水下铺管系统、带波浪补偿海工设备的研制,形成产业化能力。加快提升大功率海洋平台电站、大中型海洋平台吊机、浮式储存装置(FRUS)模块、钻井包模块、大中型上部模块、导管架模块的产业化规模。突破水下采油井口、采油树、管汇、无人遥控潜水器(ROV)及开启工具等水下生产系统关键产品及控制系统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研发能力,优化创新体系 
1.推动骨干企业加大研发能力建设。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平台建设力度,加快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船用设备等研发中心。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水平,在不断深化生产设计的基础上,将设计能力向前道拓展,形成船型开发设计能力,占领技术前沿,掌握关键技术。 
2.扶持船舶与海工设计机构发展。强化创新基础,完善创新体系,大力扶持全省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建设专业船舶设计企业,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体、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体系。大力提倡“政产学研用”结合,开展技术攻关和创建研发平台,重点提升全省船舶初步设计产品研发能力。在省内积极培育和招引高水平船舶研发机构和团队,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收购国外设计企业。扶持专业从事船舶、海工产品设计的技术服务外包企业建设,重点为中小船舶海工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咨询等服务。 
3.深化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技术创新联盟,构筑行业创新技术共享服务新载体。充分利用高校和军工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大力支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相关单位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联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军转民技术推广和应用。加快产业产学研基地建设步伐,加强基础技术能力建设,充实技术储备,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基地。 
(二)推广智能制造,优化制造体系 
1.全面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加快推进建立“壳、舾、涂”一体化及“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总装造船模式,努力提高总装化造船水平。大力提升造船三维数字完整性建模设计及三维工艺数字化设计水平,全面推广数字化造船;完善造船精益管理体系,精细化作业任务分解,全面实现拉动式工程计划管理,全面实施精度造船;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高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等制造技术,实现绿色造船。 
2.培育建设智能工厂。稳步推进关键零部件智能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焊接机器人生产线、机器人涂装作业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设备应用,提高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虚拟制造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信息化集成技术、生产系统集成技术等开发与应用,研发船舶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加强工艺流程信息化改造,依托重点船舶企业建成示范智能车间,有序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工作,全面升级制造体系。 
3.大力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核心能力。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提高大型海工装备的总装集成能力,打造具备总承包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总装制造企业。以总承包为牵引,带动和引导一批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工程设计、模块设计制造、设备供应、系统安装调试、技术咨询服务等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分包商。提高建造水平,掌握海工装备特有的建造技术、安装调试技术,建立与海工装备项目特点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工程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 
(三)聚集优质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1.做强做优三大远洋造船基地。重点支持南通、泰州、扬州三个“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远洋造船基地,严格控制新的造船能力建设,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引导优势造船企业以内部挖潜方式实现产能最优化。鼓励省内外、行业内外优势力量,实施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支持重点企业开拓公务船市场,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军船建造。 
2.打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在以南通为主的苏中地区,建设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为一体的千亿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推动海工装备关键配套能力同步发展,加快以无锡为主的海洋工程技术及服务体系基地和镇江、南通为主的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基地建设。 
3.打造特色鲜明的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南京、泰州、镇江、南通四大船舶配套基地,引导专中小型船舶配套企业向船舶配套园区集聚,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与配套企业战略合作。支持镇江、泰州、南通地区加快发展船用动力系统、发电机组、通讯导航等配套设备,加快钢铁集配、物流服务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 
4.促进内河船舶制造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内河船舶企业入园进区的步伐,重点建设泰州海陵、苏北灌河口内河船舶制造园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推广运用内河船舶环保、安全、节能减排等新技术,鼓励发展内河节能环保型船舶、江海直达定线集装箱船、水路江海联运船型、内河标准化船型、内河游艇等,加快推进内河船舶产业升级。 
(四)提升竞争能力,优化组织结构 
1.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升骨干企业高端产品制造能力,支持龙头造船企业做大做强,推进骨干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形成总承包制造能力。积极推进三大基地内的船舶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下游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实现战略联盟,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加快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根据现代化总装生产模式要求,积极发展中间产品为导向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鼓励中小型企业面向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向“专、精、特、新、优”的方向发展,形成特色和品牌,形成大而强、小而精,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企业竞争格局。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培育一批质量信誉好的中小型船企,开拓东南亚船舶出口市场。 
3.积极培育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物流服务业,建设配套产品交易市场,建立钢材、管材、电缆等大宗材料配送中心。加快骨干企业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着力提升三大造船基地区域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化加工配送体系,努力实现材料定规格、按时、按序供应。 
(五)突破高端船型,优化产品结构 
1.推动主导产品高端化。加强三大主流船型研发和升级换代,全领域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形成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协调性优良的系列化产品。以技术先进、成本经济、建造高效、质量优良为主要目标,全面提升船舶产品质量、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协调性,提高在国际主流船东中的质量信誉度,努力提高高技术船舶的比例,形成品牌效应。 
2.构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支柱地位。适应世界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海工专业产品,进一步壮大海工装备产业规模。以龙头企业为主,加强培育总包集成能力,加快发展总装集成能力,实现工程总承包,提升海工装备业务的附加值。 
3.突破配套产业发展瓶颈。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方向,在拉长产业链、推进集成化上下功夫,拓展配套业的新空间。鼓励重点配套企业加速实现单一设备向系统集成转变;推动船舶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差别化发展,大幅提升产业集中度、综合竞争能力,逐步构建完备的配套产业链体系。大力推动建设全球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配套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外建立网点,构建全球服务网络;加强与国有大企业集团合作,依托其国外服务体系,为我省配套产品搭建全球服务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引导 
提高共识,加强顶层规划,持续不断地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对列入“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技术改造、重点产品研发项目给以重点扶持。限制规划外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能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地区间实行重点产品错位发展,注重产品结构的协调,实现区域功能分工互补,加快转型升级。加强省市联动,共同推进南通海洋工程装备、泰州高技术船舶及相关船舶和海工配套特色产业基地的创新发展,在重大项目推进、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对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发展给予指导和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金融支持 
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以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为前提,对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领域重大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并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及贷款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扩大买方信贷规模,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试点办法》,进一步扩大融资企业范围。推进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积极争取设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聚焦支持,主要用于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和配套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 
(三)强化人才支撑 
围绕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依托我省高等院校,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依托“千人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着力培育一批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重大产品研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快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监督和服务机制,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全球视野的企业家队伍。依托高校、技校和培训机构,培养新型技能型劳动大军。 
(四)营造发展环境 
完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质态,全面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增强行业整体国际影响力。加强行业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指导、协调作用,建立海事、安监、船检、船级社、金融等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共同促进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各重点发展地区要加强规划指导,加强组织领导和行业监管,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加大规划实施和政策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