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十年技术攻坚 高校科技创新取得这些成果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十年技术攻坚 高校科技创新取得这些成果

供稿: | 2022-07-20


      牵头建设60%以上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超过40%的两院院士集聚在高校……7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高校承担着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增强创新的重要使命。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间,高校在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资源汇聚、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也实现跃升。



      超40%两院院士聚集高校

      据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介绍,十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和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

      不仅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高校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也在稳步壮大。据了解,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十年间,全国高校派出近40万人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员达174万人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

      “高校R& D拨入经费从768.7亿元增长到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元。”雷朝滋指出,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经费也从2012年的391.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高校科技活动中的R& D人员全时当量从20.9万人年增长到33.4万人年,增幅近60%。”

      多维度服务社会

      将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是高校科研的使命之一。从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到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背后都离不开高校的身影。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清华大学围绕新冠病毒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康复,布局组织18支科研突击队。两年多来,学校的抗疫科技成果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应急管用的成果,部分成果已经服务于抗疫一线。“张林琦教授的团队领衔研发的新冠病毒抗体组合药物,去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上市。”

      此外,来自高校的科研力量也支撑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如清华大学主导设计了“雪如意”大跳台,浙江大学保障“冰丝带”安全运行,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支持建造“最美、最快的冰”等。

      数据显示,十年间全国高校的专利授权量已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 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近10倍,更多科技成果开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攻坚“卡脖子”难题

      高校科研的关键,还在于提升创新能力,攻坚“卡脖子”难题。

      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围绕神舟飞天、北斗组网、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

      “过去一个时期,高校科技工作发挥了自由宽松、学科交叉、基础深厚的优势,自由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成果还不够多,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支撑还不够。”雷朝滋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有组织科研将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和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等四方面下功夫。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