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重庆:五项措施让“专精特新”企业变“强壮”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重庆:五项措施让“专精特新”企业变“强壮”

供稿: | 2022-06-17


      重庆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36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这是目前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单”。

      接下来,如何让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变得更“强壮”,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双突破?

      在2022年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推进会上,市经信委表示,将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生成、成长、壮大、上市等发展重要节点,通过采取5项举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全成长周期良好生态,助力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梯度培育让企业发展壮大

      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首先我市将通过“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的方式,形成“专精特新”企业“育苗”体系,实现企业由“种子”到“苗子”的转变。

      其中,我市将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个重点产业方向和33条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种苗企业,包括广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聚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合力推动一批企业上市,是我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主要目标。市经信委称,将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将企业培育与上市培育同谋划、同推进,通过筛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设立标杆企业、苗子企业、种子企业的3级梯队,分类开展上市培育辅导帮扶,提高上市培育精准度。



      推进创新让企业更有创造力

      创新,是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则。

      市经信委表示,我市将从“聚焦细分领域补短板、锻长板,支持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及运营能力,建立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这四个方面发力,让全市“专精特新”企业更有创造力。

      比如,我市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全市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 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开展技术研发攻关 引导企业制定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新产品在场景中先行先试。

      提高融资可得性为企业“输血”

      “融资难”“融资贵”,是多数“专精特新”企业都会遭遇的“痛点”。

      对此市经信委表示,为提高企业的融资可得性,我市将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完善政银企交流对接和创新金融服务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融资“输血”。

      这些措施包括,通过基金引导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专精特新”企业 优化完善政银企对接,形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 建立担保机构、银行及市、区县两级政府风险分担补偿资金池 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性担保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金融服务等。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智能化赋能

      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市经信委表示,我市将从“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能力”这3个方面下功夫。

      其中,围绕企业融通发展,我市将定期发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品(服务)供给清单”和产业下游大企业“产品需求清单”,实现供需信息互通。



      在提升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上,我市将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走出去”参与各类国际性、行业性展会。

      另外,我市还将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它们“上网上平台”,联动供应链、金融链、人才链、创新链。

      提高服务能力为企业当好“店小二”

      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除了企业自身发力,政府部门是否“给力”也很关键。

      “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需要政府部门当好‘店小二’。”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完善服务机构和载体建设、完善企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服务方式变革升级、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评价制度”这4个方面,将是接下来全市经信部门将做好的重点工作。

      比如,我市将持续优化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标准,通过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

      另外,我市还将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评价体系,引导优质服务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同时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库,推动建设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