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东潮州出台意见加快新时代科技创新强市建设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广东潮州出台意见加快新时代科技创新强市建设

供稿: | 2022-06-14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中共潮州市委 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时代科技创新强市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提出到2025年,科技创新强市建设体系基本成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 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6%以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0%、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450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有效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科技创新怎样引领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出,要加快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建设。支持凤泉湖高新区引进高端技术与产业项目,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潮安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高新区,支持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形成“省级-国家级” 的梯度培育发展格局。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优先在高新区布局战略性产业集群,鼓励凤泉湖高新区申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在建设高水平省实验室分中心方面,整合优势力量,高标准建设韩江实验室,争取建设水平保持领先、位居粤东西北前列。加快实验室基础建设,依托凤泉湖高新区打造现代化高科技综合科创基地。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构建“人才引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协同创新体系,把韩江实验室建设成国内陶瓷、食品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是提升潮州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意见》要求,要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引进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来潮建设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新模式。借力“中山-潮州”对口帮扶合作,通过园区共建、产业转移等方式,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合作,构建更高层次更加紧密的创新合作模式,加速融入“双区”创新体系,加快构建金色韩江发展轴、蓝色海洋经济带、绿色生态发展带区域创新协同格局。

      在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方面,各县区要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引导科技创新产出倍增,对工作成效显著、进位明显的县区加大市级科技专项资金倾斜力度。支持潮安区、湘桥区等有条件的县区申报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县区,形成发展标杆。

      在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方面,要加强产业统筹规划,主动对接省“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前沿新材料、清洁能源、海上风电、绿色低碳、智能卫浴、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食品、安全应急和现代物流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到2025年,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市九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效应彰显,集群年均增速15%以上,形成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方面,积极组织企业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引导中小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库,打造企业成长全链条培育体系。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全面落实认定补助、税收优惠、研发费用补助等政策措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在大力发展企业研发机构方面,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行动,支持企业建立健全不同层级、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到2025年,力争全市累计建成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80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在高质量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出台实施5G基站专项规划,到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5400座,5G信号实现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全覆盖。支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企业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探索推进元宇宙、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覆盖。推进“数字潮州”建设,完善数字化社会治理,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数字乡村,提高智能化服务水平。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意见》强调,要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建立健全餐具炊具等重点领域快速维权援助机制。要深化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增强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到2025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8件以上。

      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要深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收益改革,加大转移转化激励力度。鼓励引进和建设科技成果专业服务机构,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2025年,全市科技成果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总量累计达到300件以上。

      《意见》还要求,要优化引才聚才机制,坚持引进外来团队与培育本土团队双向并抓,实施“扬帆计划”“百名博士进企业” “企业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工程,培育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研发团队。要深化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政策,建立储备人才库,引才名额向高层次人才集中、创新绩效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倾斜。依托韩山师范学院、市职业技术学校、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院校,“订单式”培育企业需求型技能人才。到2025年,全市科技人才引育数量实现倍增,达2000人以上。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