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印发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印发

供稿: | 2022-02-16


      到2025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现跃升,西安的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能级提升,核心园区科技创新示范辐射效应明显……《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近日印发,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迈入全球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行列,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

      构建“一总两带”秦创原建设总格局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以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构建“一总两带”秦创原建设总格局,健全“有效供给——转化服务——区域示范——产业集聚”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推动西安成为秦创原建设的排头兵、样板区和动力源。

      突出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辐射作用,重点支持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在促进开放共享、强化平台赋能、提升孵化质效、增强金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集聚效应。重点支持经开区、阎良区、渭北新城发挥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的优势,助力西安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西安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八大计划

      打造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推广技术经理人“1+3”服务模式,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到2025年,建成国家备案众创空间9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西安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创新策源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企业群体倍增、人才双创活力提升、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区域创新发展协同、高水平科创合作圈构筑、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八大计划。到2025年争创领域类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数达100家。

      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运行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推动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优先布局建设先进阿秒光源、电磁驱动聚变项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空间技术、未来能源等领域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探索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制的“西安路径”。

      到2025年西安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

      健全“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育林”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吸引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新业态项目落地西安,实施硬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与沪深交易所、北交所深度对接,设立科技型企业拟上市培育库。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西安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12000家。

      实施“西安英才计划”,依托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科技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支持青年英才带着研究成果创业。实施“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及“西安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项目”,重点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引进外籍专家和海归人才。深化以“松绑+赋权”为根本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人才“双聘”,建设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人才子女就学、住房安居、医疗保障、个税奖励等政策“一网通办”,布局建设国际化人才社区。

      在高新区设立西安硬科技科创银行分行支行

      与此同时,加强要素流通配置,建设西安硬科技技术要素市场,打造链接全国技术交易市场和国际技术转移网络的关键节点。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建设,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形成联动,创新“技术交易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等科技信贷金融产品。建设国家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在高新区设立西安硬科技科创银行分行支行,支持金融机构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金融实验室。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改革,打造全国科技创新“试验田”。

      《规划》提到,到2025年引进培育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000亿元。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