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知识产权赋能重庆中小企业成长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知识产权赋能重庆中小企业成长

供稿: | 2021-12-27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数的99%,贡献了我国50%的税收、60%的GDP、70%的专利新产品发明、80%的就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部分,“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全国来看,重庆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有118家,排在全国城市第6位。但在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重庆市2020年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 D)经费投入强度为2.11%,低于全国2.40%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北京的6.44%,上海的4.17%,排名全国第14位,与全国发达省市差距较大。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种研发周期长、消耗资金高、风险大、回报不确定的企业。通常,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启动资金不足,需要大大借助外部融资市场。然而,由于科技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无形资产多、实务资产少,导致在融资环节遇到种种问题。 为进一步支撑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知识产权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动研发、拓宽融资、构建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支持“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发展。 支持专利导航提升科技硬度 指导“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重庆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江北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公共途径,支持企业采购国内知名的专利数据工具,充分利用专利数据和产业数据开展专利导航,研判产业专利布局和竞争格局,预测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梳理影响产业发展的“牵鼻子”“卡脖子”技术,确立关键技术的研发策略和路径。 引导企业运用专利等信息提高研发效能,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从项目立项、研发实施、项目确权、成果转化等阶段支持“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围绕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进行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促进企业打造有利的产业环境,以保证企业行稳致远的发展。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设立“专精特新与高校建联络工作站”或“专精特新产学研融合平台”,针对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和“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的需求进行匹配服务。 鼓励并支持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科研院所积极输出符合“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相关专利技术,引导全市上千家“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主动从市内或市外高校院所引进无法律争议、符合企业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相关专利技术,并积极促成相关专利技术在企业和产业中进行成果转化,实现市场经济效益。 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专利开放许可,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推送给适用的“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针对较强的前沿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研发,进行专利二次研发、需求调研和产品试验。 知识产权证券化势在必行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进行融资的创新融资方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手段,知识产权证券化可以将知识产权价值和金融创新工具有效融合,既能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发展知识产权,又能对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做出贡献。 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国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30单,发行金额为77.09亿元。目前重庆市尚未发行一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全国尚未发行一单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大优势是在确保公司完成融资的同时,还可以保留知识产权的自主性,这样企业才可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无形资产的内在价值。 建议出台相关引导支持政策,借鉴深圳、浦东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经验并结合重庆“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引导支持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在积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打造“专精特新”融资创新的“重庆模式”。 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积极有效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经信委、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为“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信息化、管理咨询、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券,筛选一批高质量的“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服务券服务商及服务产品名单,引导开展相关需求匹配和公共服务。 支持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等设立“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加强对“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