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大事记 > 央地合力助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央地合力助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

供稿: | 2021-08-30


      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有2930家企业上榜。至此,全国已有4762家中小企业登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榜单,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其中,民营企业占80%。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均在积极部署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财税、金融、上市融资等政策红利加持下,多地拿出真金实银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勾画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央财政百亿奖补力挺“小巨人”

      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方面均表现得非常突出的企业。

      近年来,政府部门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以期激发“专精新特”的最大潜能,而“小巨人”企业在各地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过程中也发挥着“脉络”和“骨骼”的作用。

      今年2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在“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地方层面,不少省市也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目标,并拿出高额奖励,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例如湖北省经信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明年湖北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要达到全国总数的5%以上。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培优企业与做优产业相结合,支持企业自身创新与加强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在政策上发力,在服务上用力,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第三方评估促进各地建立更好的营商环境,与各类服务机构合作推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服务产品,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堵点难点。

      助力更多“小巨人”进入资本市场

      日前,工信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在资本市场层面,意见提出,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建设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部分地方在相关文件中,也提出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广东提出,力争未来五年推动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

      事实上,资本市场在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在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超过300家。另外,还有不少是新三板挂牌企业或曾经是新三板挂牌企业。

      数据显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实施一年以来,目前已有1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其中28家在注册制改革后新上市,合计IPO募资156亿元。不少“小巨人”企业登陆创业板市场后,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

      新三板作为中小企业的聚集地,也拥有众多优质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发稿,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剔除已摘牌的,共有368家新三板企业。其中,已有233家企业披露2021年半年报,整体来看,净利润平均增速超过70%。

      从资本市场整体来看,已上市的“小巨人”企业中,净利润超过亿元的,共计147家公司,大约占所有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一半。净利润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公司共计94家,但也有14家公司还在亏损中。

      专家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加速发展,能为资本市场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因为“小巨人”主要是具有硬科技的中小型成长公司,它们是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参与“小巨人”企业投资,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价值。鼓励“专精特新”,实质是鼓励创新,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