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大事记 > 产教融合,让芯片制造人才来之能战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产教融合,让芯片制造人才来之能战

供稿: | 2021-08-27


      暑假里,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十余位研究生格外忙碌,他们每周5天在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的“超越摩尔”8英寸中试线实习,学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创新项目。

      今年6月,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宣布将8英寸线每年四分之一的总机时资助给上海大学,用于微电子学院教学实践,为期5年。“8英寸线一年的运营费近1亿元,工研院相当于每年投入价值2000多万元的机时,用于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海微技术工研院首席技术官、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古元冬博士说。

      古元冬带教的博士研究生杨继业感慨道:“我硕士是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读的,德国大学非常重视产教融合,但我们学院的产教融合程度超过了德国大学。”

      考核标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19年11月,由上海大学和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共同发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嘉定区政府、集成电路创新型企业共建,面向集成电路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准工业化、国际化的一流微电子学院。”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建华教授说。

      作为学院发起和共建单位,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是一个连接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平台。这家新型研发机构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创办,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和产业化。2017年9月,工研院的“超越摩尔”8英寸研发中试线投入运营,成为国内首条、国际领先的微机电系统(MEMS)中试线。“芯片制造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块短板,我们学院要通过产教融合,培养一大批来之能战的制造工艺人才。”古元冬表示,工艺经验的巨大商业价值,决定了工艺专家积累的经验往往不会通过论文广而告之。这就要求高校在高端工艺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考核标准上不能“唯论文”,而是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学生科研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为主。

      把工艺技能传授给研究生

      如今,十余位上大研究生在8英寸线学习、研发制造工艺。硕士研究生季宇成告诉记者:“我们组5个同学相当于上班了,这里每天都有客户送来的片子,需要做定制化工艺研发。师傅研发工艺时会抽出时间给我们讲解,这些实用知识在教室里是很难学到的。”

      季宇成所说的师傅,是工研院的工艺工程师团队。他们都毫无保留地把工艺技能传授给研究生,让他们能早日上手,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导师,8英寸线副总经理王诗男博士要求小季等同学每天晚上写学习日志。完成各个区域的初步学习后,研究生要选择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会在这里待到毕业,这样不仅完成了硕士学业,还相当于有了两年的一线实战经验。”季宇成笑着说,“这对找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舍得投入收获创新成果

      博士研究生杨继业已在8英寸线工作一年,负责制备氮化铝薄膜。将这种材料沉积到晶圆上后,可制造声学传感器、5G射频芯片等器件。经过一年摸索,他取得了技术突破。

      取得技术突破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一番对比:“我在德国读硕士3年间,导师总共给我8片晶圆来研究工艺,但工研院一次性就给我25片晶圆。为了研发高质量氮化铝薄膜的生长工艺,我已用掉200多片晶圆,终于找到了比较好的工艺窗口。”据介绍,一片晶圆的成本是500—600元,工研院为了支持研究生参与创新项目,十分舍得投入,也因此收获了创新成果。

      作为在德国留学10年的海归,杨继业也为上大微电子专业的产教融合点赞。“进入8英寸线后,我发现这里的工艺都是向研究生开放的。导师和工程师都很耐心地指导我们,让我们很快成长起来。”杨继业说,“没想到在上大读博士,可以与产业界联系得这么紧密。”制备出单层氮化铝薄膜后,他打算研发双层氮化铝材料和5G射频芯片,为产业界提供高质量的集成电路材料和器件。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