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以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以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供稿: | 2021-08-04

      传统优势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在区域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河南传统产业正处在关键的历史阶段,既要做大总量,又要做优结构,唯一出路就是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领域创新主体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创新人才队伍支撑,提升创新平台载体效能,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激发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围绕传统产业领域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提升、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等核心任务,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激发传统产业领域创新主体活力。一是加快培育传统产业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壮大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委托开发和购买知识产权等方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加大传统产业领域的科技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具有持续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加强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二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领域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完善落实企业研发财政补助、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技术转让税收优惠、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普惠性政策,深化落实科技创新券制度,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投入成本。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围绕工业“四基”开展技术攻关。鼓励传统产业领域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努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着力破解创新与产业脱节,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所在。当前,应坚持市场导向、精准对接,协同部署产业链和创新链,畅通价值链跃升的关键环节,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施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开展重大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安排资金链,在河南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实现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形成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创新产品。二是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在传统产业转移转化。依托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技术转移载体和遍布全省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着力推动先进技术与传统产业升级相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发展赋能。同时,应进一步落实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改革”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打通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转移转化的堵点,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加强创新平台载体支撑。创新平台是承载各类创新要素,释放创新活力的关键载体,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强化要素集聚、资源共享、载体联动,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一是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对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出台鼓励政策,引进高校、人才团队和央企与传统产业结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着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重点瞄准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中的“中试”阶段,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中试和产业化的服务体系。三是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一网多平台”,整合科技、信息、培训等资源,实现政策、项目、产品等信息集中发布,为传统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强化创新人才队伍保障。创新型人才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应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力赋能。一是着力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通过建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和扶持力度,加快集聚、培育和使用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和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开展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养力度,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实际困难,统筹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和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推动形成“人才+团队+项目+基金”培养模式。二是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科研人员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合理双向流动。

      着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一是着力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加强创新政策协同,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统筹创新政策制定、贯彻、落实和评估,解决各项产业创新政策之间的衔接、协同性较弱等问题,着力提高各类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兑现率。二是着力改善创新金融环境。产业引导资金进行整合,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重点产业链设立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采取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对符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术转化给予支持。三是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对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科技创新,要多一分理解和宽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大力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努力营造有利于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