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降碳与发展并行 关键在优化战略路径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降碳与发展并行 关键在优化战略路径

供稿: | 2021-04-22

      近日,科技部组织召开“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选择”香山科学会议,国内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碳减排和生态碳汇方面的近百位院士和高层专家参会,就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研讨。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参事等4人共同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须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降碳与发展并行不悖,要促进新型发展,积极而稳妥地把握好实现双目标的节奏。”杜祥琬说,碳达峰、碳中和双目标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科学论证的目标,不仅有路径、可操作,而且将带动一系列技术进步,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这场全球参与的世纪大考中,中国不能落伍。”

      杜祥琬直言,现有观点认为,离碳达峰还有10年,我们碳排放还可以冲个高峰。现实的情况是,碳达峰不是冲高峰,而是走向碳中和的基础步骤,这两个目标本质就是低碳转型。

      这意味着,我国将由化石能源为主转向非化石能源为主。杜祥琬指出,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在化石能源“富煤、缺油、少气”的同时,一定要把丰富的非化石能源资源作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公平、公正的能源转型,能源安全保障与低碳转型并行不悖。”杜祥琬强调,我国能源结构偏煤问题突出,转型有困难的一面,但也恰恰可以在低碳转型中从能效方面获益更多,技术进步加上能源结构转型,能源强度预计到2050年会下降40%。

      参会专家研讨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充分发挥好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具体而言,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要突破储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支撑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发展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艺革新技术,推动钢铁、水泥、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生产流程零碳再造 发展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排放技术,着眼长远应发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加强产业技术集成耦合创新以及注重颠覆性技术创新,碳中和技术路线发展应考虑资源约束问题……

      “科技创新是支撑我国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此次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介绍,我国前期在各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推动了一批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不过,要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现有技术体系仍有很大困难。直面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突破各领域众多关键技术,更需要破除各能源种类及各能源相关行业之间的壁垒。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核心技术突破的路线图。建议国家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全局性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举 国体制优势,在一盘棋下绘制能源发展路线。”刘中民提出,要跨领域联合攻关,推进多能融合技术体系突破 同时,选取典型区域、针对典型问题推进跨领域集成示范,以点带面形成低碳发展新格局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金融及资本结合,促进成果转化。

      在杜祥琬看来,“能源减碳”要与“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和工业减排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和碳汇等,是实现碳减排双目标的重要抓手。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