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十四五”时期 重庆科技创新锚定这些目标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十四五”时期 重庆科技创新锚定这些目标

供稿: | 2021-03-05


      到2025年,我市将力争在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双一流”高校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实现翻番,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前沿研究在全国有显示度、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有鲜明特色

      到2025年,基本建成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西部(重庆)科学城影响力基本显现。“十四五”时期,重庆科技创新发展定下了这些目标。

      如何实现?3月4日,2021年全市科技创新、大数据发展暨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上,市科技局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成绩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据了解,从创新产业、创新主体、创新成果、创新评价等方面来看,“十三五”期间,重庆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持续向好的“成绩单”——

      全市创新产业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和55.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6%

      创新主体加快集聚,科技型企业达到2637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22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5倍,引进国内外知名创新机构88家,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64个,研发人员增长64.4%,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56个百分点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7件,获得国家科技奖29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近1000亿元

      创新评价持续向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在全球城市创新集群100强中排名第77位,在全球科研指数排名中列第79位。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尽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全市仍然在聚资源、强技术、壮主体、育人才、优环境上持续发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重庆还启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加快集聚,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

      目标 力争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

      “‘十四五’时期,虽然我市科技创新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迎来了重大机遇。”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以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智能化引领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前沿科技创新正逼近或超越人类认识极限,重要领域产业变革正从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赢得竞争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和中坚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战略部署,那么,对于重庆来说,如何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对此,他表示,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庆将突出“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建设引领性战略科技平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壮大优势创新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到2025年,我市将力争在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双一流”高校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实现翻番,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前沿研究在全国有显示度、产业技术创新在全国有鲜明特色。

      举措 构建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记者了解到,围绕上述目标,我市将加快建设战略科技平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壮大优势创新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营造优良创新生态,加快构建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

      特别是在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上,通过构建五区联动、高校协同、院所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建设中科院重庆科学中心为牵引,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争取更多“国家队”布局落地,推动科学城核心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支持沙坪坝、北碚、九龙坡、江津、璧山等地根据自身发展定位、产业优势,集聚科技资源,形成创新特色。

      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市将面向经济主战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围绕产业链补齐创新链,依托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问题。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应用示范,推动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场景应用示范。

      着眼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全市还将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力争科技型企业突破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500家。

      数说“十三五”重庆科技创新“成绩单”

      全市创新产业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37.9%和55.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6%

      创新主体加快集聚,科技型企业达到2637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22家,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64个

      创新评价持续向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