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湖北省科技厅四措并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湖北省科技厅四措并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供稿: | 2020-10-19


      为进一步把湖北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胜势,湖北省科技厅从强化对接服务、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产研融合4个方面采取有力举措,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营商环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鄂落地转化。今年上半年,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23.24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额占比65.7%,技术开发合同占比22.6%,技术服务合同占比10.1%。

      一、强化服务意识,加大高效对接

      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服务机制。研究出台《科技创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机制(暂行)》。落实厅领导班子联系服务园区、企业,服务重大产业工作机制,制定“一个产业、一名挂帅领导、一个专家团队、一个处室专班、一批龙头企业”的“五个一”推进措施。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以《湖北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集中宣传月”活动,向各类创新主体精准推送“政策工具包”。采取上下联动方式,逐一走访产业园区,分地区、分领域深入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已挖掘全省企业技术需求364项,编制《湖北省科技成果目录2020》和《湖北省企业科技需求目录2020》,建设并开通了省科技厅掌上成果馆。

      二是推进大市场建设和科惠网升级。加快技术交易大市场物理平台建设,现已完成内部装修,即将投入使用。升级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科惠网3.0版正式上线。目前科惠网注册用户近4万人,入驻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及科技服务机构1万余家,集聚省内外可转化科技成果15万余项,技术需求1万余项,访问量突破1500万。研究制定《湖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构建线上线下技术交易市场平台和全省上下联动机制,加快建设覆盖全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网络。

      三是常态化组织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创新“一周一场、一场一校”和“厅长搭台、校长带货”推介模式,持续开展“联百校转千果”高校成果云推介活动,实现了高校院所和企业“面对面”“点对点”交流合作。目前,已组织开展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九场活动,累计参与近708万人次,现场推介的90项成果累计有1680家企业(机构)认领,意向金额19.39亿元。

      四是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网络。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湖北技术转移学院,培养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探索技术经纪人代拟技术成果“佣金制”,激发技术经纪人从业热情,组织开展线上培训,累计培训13000余人次 构建“园区基层站点+资源分站+服务分所” 的信息流转与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站点布局,目前共建有146家站点,6家服务分所。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优化科技项目组织管理。为保障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转化积极性,一方面,调整提高了资金集成度和单个项目强度,建立“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主动设计”的项目形成新机制。另一方面,强化“项目来自企业、平台建在企业、资金投向企业、成果对接企业”的思路,大幅提高投向企业的资金比例。明确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应有技术应用主体参与,科技创新企业牵头承担项目数量不低于总量的60%。

      二是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工程”。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研究制定《湖北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与扶持暂行办法》,优先支持原创性科技成果、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形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的成果转化。《办法》提出,经认定项目,可享受湖北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扶持资金。

      三是实施科技金融“滴灌行动”。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科技企业培育“最先一公里”等瓶颈问题,出台《湖北省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方案(2020-2022)》,采取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桥梁和纽带,聚合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全省高新区、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三、强化人才支撑,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启动实施“科技人才高地建设工程”。起草《“楚才兴鄂”科创行动计划(2020-2022)》,拟实施院士专家引领产业、外国专家引智创新、青年科学家攻坚、博士(后)产业赋能、科技人才汇聚、科技人才创业、重大突破人才专项支持等系列计划,聚焦重点产业、对接企业需求,加速成果转化,努力把“楚才在鄂”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楚才兴鄂”的发展动力。制定《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家重大创新专项实施方案》,拟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培养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储备“高精尖缺”人才。

      二是探索“平台+企业+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谋划建设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国家规划,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平台+企业+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草拟《湖北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建设,提升脉冲强磁场设施功能,抓紧启动武汉光源、生物医学成像、神农设施、农业微生物等4个设施建设。同时,按照“把平台建在企业、让企业实施项目、以项目带动人才”思路,推动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三是引导科技人才服务企业一线。鼓励科技人才向基层、生产一线集聚,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制定《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湖北专项实施方案》,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做好科技人才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推动科技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组织实施2020年度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项目,立项39项,引进海外高端人才89名。百人计划评选出21名科技人才和双创战略团队,评选61个创新创业团队。

      四、强化产研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加强校区+园区+社区融合联动发展。推动研究与需求、成果与企业充分对接,联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促进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实施办法》,探索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模式,加大开放与协同创新力度,集中资源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是加快发展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探索创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等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完成光纤传感、北斗导航、基因诊断、免疫调节等4个产业创新联合体的备案及研发项目立项。发布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指南,并完成2020年度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

      三是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悬赏揭榜。面向产业、企业科技创新需求,聚焦湖北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通过悬赏揭榜方式,攻克一批制约湖北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拟制《湖北省科技项目揭榜制评审工作方案》,截止到目前,共收到成功对接揭榜项目材料105项。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