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大事记 > 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 济南出台加快工业强市建设“19条”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 济南出台加快工业强市建设“19条”

供稿: | 2020-07-10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培育5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以上

      ●划定不低于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30%的工业用地保障红线

      ●企业每新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奖励200万元

      ●每年设立不低于20亿元的工业发展扶持资金

      在9日召开的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共有5大项19条措施。

      济南市提出,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聚焦制造业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引领、服务实体经济三大重点任务,着力培育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政策促动三大动能,凝心聚力、持之以恒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引擎”,切实提升工业经济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动产业和城市能级“双提升”,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

      在发展目标上,实施意见提出,要逐年提升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到2025年,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巩固提升工业基础地位,形成产业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集约水平高、发展模式新、融合程度深、本质安全水平高、开放层次高的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2年,做大做强做优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总量达到万亿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明显提高,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涉企要素配置效率显著提升,亩产效益行业领先。

      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显著提升。打造数字先锋城市,到2022年,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7%以上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800亿元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 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产业数字化水平国内领先。

      企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普遍增强,到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千亿元以上企业3家,百亿元以上企业15家,十亿元以上企业100家,过亿元企业800家,每年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家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家以上 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

      绿色发展能级显著提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到2022年,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以上,绿色园区(集聚区)15个以上。

      实施重点突破攻坚行动培育2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

      在重点任务方面,济南市明确,要聚焦智造济南建设,构筑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其中,要明晰发展领域,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围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信息技术装备、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精品钢、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晶体材料、抗肿瘤药物、医美抗衰等37个产业链条和40个产业集群。此外,要着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济南市还将实施重点突破攻坚行动,加快工业经济跨越赶超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快突破一批重点产业领域,集中攻坚影响力、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着力突破信息技术创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激光装备、医疗器械、不锈钢、防疫物资等17条重点产业链,实现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培育5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2000亿级产业集群2个以上。其中,要集中攻坚中国算谷,提升数字产业生态,到2022年,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提升至5000亿级。集中攻坚中国氢谷,依托山东重工百万整车整机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到2022年,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提升至5000亿级。集中攻坚精品钢与先进材料,加快推进钢铁“特精高”产品开发,到2022年,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规模提升至2000亿级。集中攻坚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生命科学城建设,放大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效应,到2022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规模提升至2000亿级。

      划定工业用地保障红线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

      为确保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济南市提出了树牢工业强市的鲜明导向、加大空间要素保障力度、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加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力度、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力度、加大创新驱动激励力度、加大品质标准提升激励力度、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力度、加强人才引育保障力度、加大服务企业体系建设力度、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等政策措施。

      围绕树牢工业强市的鲜明导向,济南市提出,要始终保持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定力,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把工业作为城市能级的战略支撑和产业能级提升的主攻方向。强化考核导向,按照工业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的目标导向,将工业增速及占比、工业及技改投资增速及占比、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围绕加大空间要素保障力度,济南市提出,划定不低于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30%的工业用地保障红线。加强工业用地(包括物流仓储,不包括采矿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含新型产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低于30%。存量工业用地确需改变用途的,按照“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确保全市工业用地总量不减少。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优化标准厂房、新型产业发展用地政策,鼓励存量工业用地转新型产业发展用地。每年盘活的低效用地,优先支持工业发展,支持重点产业项目用地。

      围绕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济南市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存量崛起,在深入实施《济南市促进工业投资倍增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基础上,建立工业投资同步奖补机制,加大工业和技术改造普惠性奖补支持力度,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补贴“零门槛”申报,对普通技改项目给予实际设备投资额10%的奖补,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对整生产线、整车间和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分别给予设备投资(含软件)12%、15%和20%的奖补,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更大力度推进增量激活,加大工业项目谋划招引力度,突出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招商,加大对工业等实体经济项目支持和考核的力度。到202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9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工业投资占比提高到25%以上。

      围绕加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力度,济南市提出,要推进流程再造改革,在获得电力、信贷、用地用水用气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新流程。进一步优化“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模式,加快项目落地进度。实施“标准地”供地改革,加强土地储备市级统筹,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

      围绕加大市场主体培育支持力度,济南市提出,要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度培育库,加大常态化上规入库服务企业力度,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力度。在落实《济南市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济政发〔2019〕1号)首次突破奖励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台阶,每新上一个百亿元台阶奖励200万元,每新上一个10亿元台阶奖励50万元。

      围绕加大创新驱动激励力度,济南市提出,支持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 新获批省级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扶持 新获批市级研发机构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扶持。到2022年,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000家。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 6 N”平台,到2022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00亿元。

      围绕加大品质标准提升激励力度,济南市提出,到2022年,制定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达到40项,制定国家标准达到2200项 行业标准达到3000项 地方标准达到3750项。提升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企业商标品牌培育、保护、运用意识和能力,到2022年,全市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总数保持全省前列。支持制造业企业和优质电商平台联动提质,积极发展在线新经济。

      围绕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济南市提出,要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促进稳岗就业。加快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对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业、集成电路、新材料、工业互联网、超算、数据中心等高端前沿产业,可不受电压等级和用电量限制。

      围绕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力度,济南市提出,对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为落实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鼓励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支持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等业务,通过“以租代购”、分期偿还等方式,推动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智能升级。

      围绕加强人才引育保障力度,济南市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军人才及团队、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力度。建立领军人才持续稳定支持机制。

      围绕加大服务企业体系建设力度,济南市提出,要持续完善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支持“济企通”服务企业云平台提升功能水平,推进与涉企职能部门各类平台的互联互通,打造企业版“12345”,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集中统一高效的实时服务。强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树名企、创名牌、育名家”三名工程,打造“工信名家讲堂”品牌,让名企名牌名家领跑城市高质量发展。

      围绕营造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济南市提出,健全完善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制度,把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创新权益、经营自主权作为重点,严厉查处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加快推进“五减”改革,力推清单之外无证明,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涉企事项全部容缺受理。建立企业家容错机制,鼓励创业创新、做强做大。

      每年设立不低于20亿元工业发展扶持资金

      在保障措施方面,济南市提出,全面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导,建立市级领导分包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成立济南市工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成员由各区县(功能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加强和各区县、各部门、行业协会间协调,建立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和监督考评机制。

      加强财政资金精准支持。贯彻落实国家、省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每年设立不低于20亿元的工业发展扶持资金,优化完善市级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精准性和及时性。对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的区县实施市级财政专项激励。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制造文化,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广泛宣传坚守实业、创造辉煌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家和劳动者感到光荣,让从事制造成为受人尊重的好职业,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崇尚实体经济、崇尚创新、支持制造业的浓厚氛围。定期召开工业强市大会,建立完善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激励机制,大力进行褒奖,凝聚全社会支持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