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专精特新”在河南有多受宠?从“选种”到“培优”全力护航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专精特新”在河南有多受宠?从“选种”到“培优”全力护航

供稿: | 2025-11-21


      “专精特新”企业是民营经济中的“排头兵”。11月20日,在2025河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朱新定在答记者问中介绍,河南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抓手,从创新支持、融资对接、融通发展、数字赋能、人才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多维度发力,着力构建优质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流程培育机制,推动融群入链,促进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有效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优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40家,主要分布在先进工程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近八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95%以上,近三年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平均超10%,近九成企业主导产品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提供直接配套,部分企业在行业领域实现关键支撑。

      在培育体系构建方面,河南省先后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等多项政策文件,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体系。制定《河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广泛宣传专精特新企业评价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对标提升。加强差异化精准指导和常态化监测帮扶,分层级、分产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

      在财政支持方面,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6亿元、安排省级资金3.6亿元,支持477家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在融资促进方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专精特新贷”业务,遴选57家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信用类贷款395.15亿元,示范带动各类贷款投放2244.76亿元,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化融资服务。

      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组织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引导企业攻克产业技术难题,提升中小企业的配套支撑能力。

      在人才支撑方面,持续开展“优企进校 招才引智”专项行动,打通企业岗位和高校专业匹配堵点,搭建校企沟通桥梁,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校招聘,增加人才储备。

      在数字赋能方面,推进郑州、洛阳、鹤壁、新乡、许昌等5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5.5亿元支持2516家试点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构建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融入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围绕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建设服务平台矩阵,引导服务活动、服务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