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2025-11-12
2025-11-12
2025-11-12
2025-11-12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搭平台建基金促转化衡水高新区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11-12
近来,衡水高新区以搭建创新平台为基础,以设立产业基金为杠杆,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标,全面构建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全市科技创新“主引擎”,取得良好效果。
搭建多元创新平台,构筑科技创新“强磁场”
衡水高新区坚持把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作为集聚创新要素的首要任务,通过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载体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着力打造衡水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围绕能源动力、智能感知、智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全力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协作、技术创新、市场合作等模式,签约引进浩泰智能相控阵天线与卫星天线系统生产基地、雨芯科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普惠应用、海智科技智能物联网空压设备生产基地等30余个项目,落户企业主体数量达70余个。
紧密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细分行业实验室,协调有共同需求的企业一起参与研发,鼓励企业通过众筹科研、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吸收引进共享实验室、科研机构及检验检测机构10家,范围涵盖理化分析检测、石油管材检验检测、工程水利检测、交通工程配套设施、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目前,先进涂装技术实验室、高压流体输运装备实验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衡水天壕生物质热电联产绿色能源中心已入驻。
创新科技金融机制,注入产业发展“活水”
金融是科技创新的血液,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组建科创基金。借助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招商引资和投资经验,筹划组建规模1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有序推进类REITs发行。为有效盘活高新区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启动主体信用评级及类REITs发行工作,计划融资2.3亿元。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创新价值“最后一公里”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科衡发公司和衡水本地企业裕昌控股集团合作,投入资金6000万元,共同建设“中科·布朗微通道换热器智能制造基地”,聚焦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核心装备及衍生产品产业化,研制大尺寸扩散焊设备、高性能空气压缩系统装置等产品,研发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机械、微通道换热器等关键设备。截至目前已实现销售收入430万元,并有意向订单1000万元。与陕西智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大尺寸扩散焊设备,预计2025年底到货安装,实现液化天然气用微通道换热器独立生产,年产值超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