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湖南湘江新区集聚产业链重点企业532家,省级AI示范项目占全省六成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湖南湘江新区集聚产业链重点企业532家,省级AI示范项目占全省六成

供稿: | 2025-11-07


      11月6日,来到湘江实验室,具身智能机器人“湘江智伴”通过激光雷达感知环境,机械臂平稳托起水杯递向访客。今年底,这款会“察言观色”的机器人即将量产走进家庭。这个耗时近三年打磨的互动场景,是湖南湘江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崛起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地,湖南湘江新区始终将“人工智能+”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截至2024年底,这里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及传感器(含检验检测)产业链重点企业532家,省级AI示范项目占全省六成,走出一条“技术突破—场景赋能—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路径。

      走进中联智慧产业城,AI赋能效应扑面而来。“小谷小谷,请找出异常设备。”接到语音指令后,AI智能机器人“小谷”迅速锁定故障设备位置,自动生成报修单、匹配工程师,还能依据历史数据给出智能解决方案。“现在车间每6分钟就能生产一台挖掘机,10多分钟就能产出一台起重机。”中科云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光透露,具身机器人已走进工厂“学习”操作,正成为智能制造的新力量。

      这样的变革并非个例。金杯电工数字化工厂让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威胜集团单相自动化生产覆盖率达96%、生产效率提高50% 汇视威的“橘洲”视觉基座大模型则实现无信号环境下高清图“秒出”,让创作者摆脱时空限制和云端算力依赖。

      AI的触角不止于产业领域,更在民生服务中守护日常、传递温度。超能机器人的“超能卫士”为校园、园区筑牢安防防线 湘江智能无人配送车、固工机器人的建造划线机器人等让城市服务更高效 伊鸿健康即时检验设备5分钟可完成21项血常规检测,创星科技AI数字医生平台覆盖数千家医疗机构,显著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视旅科技“VtripGPT”作为旅游行业首个AI大模型,可10秒定制专属行程。

      AI还悄悄为城市装上“智慧大脑”。地下水管装上“AI智能手环”,漏损率大幅降低 “AI公务员”日均处理文书量是传统模式的15倍,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精准……

      亮眼成绩背后,是湘江新区构建的“算力基建+创新平台+生态保障”支撑体系。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规划总算力达1000P,以“算力+人才”双轮驱动打造“产学研用”闭环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的“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每秒可完成20亿亿次高精度运算 昇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1.4万余家本土电子信息企业提供底层算力支撑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与湘江科学城“双城联动”,汇聚1009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为AI创新提供“最强大脑”。

      人才与资金保障,让产业发展底气十足。新区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建长沙软件学院,计划每年培训1万名软件人才,“程序员回湘服务平台”“长沙人才网”成为人才集聚“磁力场” 湖南金融中心集聚1428家机构,湘江基金小镇认缴规模达4452亿元,国有资本带动产业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形成“产业吸引资本、资本培育产业”的良性循环。

      眼下,总投资180亿元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建设正酣,预计到2027年将集聚8万至10万名产业从业人员。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全场景AI智慧园区,规划部署超600个智慧应用场景,以场景创新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