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吴家桦:明确24项重点任务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头戏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吴家桦:明确24项重点任务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头戏

供稿: | 2025-09-26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创新阵地建设、提升创新平台建设运行质效、加快前沿科技攻坚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等6个方面,系统部署了24项重点任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去年9月,全省科技大会提出,要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强省,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科技强省。《实施方案》的印发,分解细化了科技强省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将“规划图”变为“施工图”。

      “制定《实施方案》意义重大,是落实科技强省建设战略任务的需要,也是破解科技创新难点问题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的需要。”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家桦,就《体系化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2025年—2027年)》的出台背景及内容进行解读。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新格局

      《实施方案》把“加快打造川渝创新共同体”放在24项任务之首。吴家桦解读称:“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任务。”

      中央科技委把成渝地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印发了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顶层设计文件,为川渝科技创新量身定制了一揽子支持政策。

      下一步,四川将筹备召开由中央科技办组织的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编制“十五五”成渝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完善成渝科创大走廊“双核研发、沿线转化”协同创新模式,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能级。机制化运行“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启动实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双千”计划。

      首次明确省域副中心创新定位

      在省级层面首次明确省域副中心科技创新建设定位和布局,是《实施方案》的特色亮点之一。

      “当前,我省只有成都、绵阳、德阳3市进入中国城市创新‘百强’榜单,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吴家桦指出,这次定位布局是在充分尊重发展规律,综合考量各市(州)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因素基础上提出的。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将提升创新枢纽和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加快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绵阳是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基地,四川将发挥绵阳科技城国防科技工业优势,争取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平台及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核医疗、激光技术等新兴产业。

      四川还支持德阳市推进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德阳大学科技园等建设 支持宜宾打造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创新高地 支持泸州建设川渝毗邻地区(泸永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 支持南充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动达州协同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高地。

      布局未来产业“先手棋”计划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科技支撑未来产业发展“先手棋”计划,加强第六代移动通信(6G)、量子科技、未来交通、先进核能、前沿生物、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技术攻关。

      今年4月,四川省科技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9大重点攻关方向。“四川科技创新历来是开放包容的,我们始终热忱欢迎省内外有实力、有潜力的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参与到我省前沿领域科技攻关中来。”吴家桦表示。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与以往相比,这次《实施方案》对创新平台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重要调整——从强调“建设”转变为更强调“运行”。

      吴家桦强调,对于国家级创新平台,重点是加强央地联动,做好服务,保障在川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质量运行,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推动重大成果在川溢出转化。

      对于省级创新平台,重点是抓规范、提效能。四川已建立天府实验室年度目标任务签约和绩效评价机制,完成了137家省重点实验室优化整合,下一步还将分类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化整合。

      对于国省平台联动,重点是建体系、强协作、搭平台。“国家队”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搞科研,“四川队”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搞攻关。四川将引导并支持“国家队”和“地方队”共同承担国省级重大科技任务,开展人才交流以及科研设施共享等。

      定期发布三张场景清单

      《实施方案》提出,定期组织发布场景机会清单、场景能力清单和标杆案例场景清单三张清单。

      四川将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通过举办赛事、场景对接等活动,定期发布一批场景应用清单。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例,科技厅牵头制定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工作方案》,每年将组织省级应用场景开放对接大会不少于4次,新发布应用场景不少于150个,建设标杆示范场景不少于10个。

      关于信息查询和参与途径,公众可关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或相关公众号,相关部门会及时将有关信息进行分享推送。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头戏。“今年年初开始,四川省创新实施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到目前已经集中发布3批次180项榜单,促成118项成功揭榜、总投资31.7亿元。”吴家桦表示。

      《实施方案》单列一章对成果转化进行布局,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进一步优化“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在创新资源集聚区、产业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打造科创岛集群,深入开展“双向揭榜挂帅”“校(院所)企双进·找矿挖宝”“创投天府·周周见”等对接活动。

      实施中试平台建在产业链上专项行动,聚焦四川省“15+N”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分级分类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熟化平台。

      推进产业技术研究转化新型模式运行,发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研究转化公司资源链接作用,贯通“技术发现—评估论证—接续攻关—中试熟化—企业孵化”全链条。

      此外,近期四川还将出台《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设备共享、技术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分类明确重点任务和支持举措,推动科技服务业规模快速增长、质效全面提升。

      四川还将在近期出台《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设备共享、技术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方面分类明确重点任务和支持举措。

      未来三年,四川每年将组织实施100个“从1到10”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并布局100个“从10到100”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更加高效,助力四川加快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