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农村中心赴沈阳农业大学调研生物炭产业发展情况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农村中心赴沈阳农业大学调研生物炭产业发展情况

供稿: | 2017-07-05

 

      我国年产农林业废弃物约14亿吨,仅玉米、水稻、小麦等大宗作物的秸秆量就达到6.5亿吨。这些秸秆废弃物被焚烧或者废弃的量超过50%,还田量还不足20%,生物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酸化板结、空气污染,带来雾霾、影响航班起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物质热解在缺氧条件下形成稳定的富炭产物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解生物炭技术在解决农林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情况,近日,农村中心贾敬敦主任赴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调研,详细了解生物炭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状况,并与陈温福等多位院士专家交流探讨。

      生物炭施入农田,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作物产量,固碳减排,是一种有效碳汇措施,不仅可以解决农林废弃物污染与循环利用问题,还可以吸附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炭的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能源、环境、生态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复杂问题,利于构建低碳、高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保障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和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生物炭技术研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为解决长期制约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的原料收集难、储运成本高等瓶颈问题,已经研发了移动式组合炭化炉等装备,研制了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淋溶损失的生物炭肥料,部分技术已经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和试验示范,初步建立起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简易制炭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肥和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炭化生物质煤的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生物炭逐渐从模糊概念变为较为清晰的产业链条,有望帮助解决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问题。

来源:科技部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