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宿迁发布“十四五”工业成绩单 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宿迁发布“十四五”工业成绩单 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供稿: | 2025-11-26

      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2024年达到5230.4亿元,上了三个千亿台阶,预计到“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十四五”以来,宿迁锚定“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扎实推进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工业总量翻番、企业实力壮大、发展动能强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四五”时期,宿迁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2024年达到5230.4亿元,上了三个千亿台阶,预计到“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1%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2.4%,苏北第一 工业开票达5661.71亿元。位列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榜第75名。全市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60家,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246家。

      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6家,累计达到12家,排名苏北第3。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国家单项冠军7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9家。

      积极鼓励企业增资扩产,滚动实施设备投资超1000万元技改项目1438个,累计完成投资507.53亿元,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4.9%。累计编排新增长点项目536个,新增销售1328亿元。

      产业底色鲜明、产业规模壮大、产业品牌向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优化调整形成“615”产业体系,推动高端纺织、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等传统产业焕新发展,加快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4+X”战新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宠物经济、低空制造等产业新赛道。

      大力实施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将产业突破目标细化到重点链条,持续健全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和“十个一”工作机制,新能源、高端纺织产业规模接连突破千亿,今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可突破千亿。

      聚焦白酒、激光、膜材料等地标产业,“一业一策”支持产业发展,产业影响力逐步提升。膜材料产业产值全国占比提升至6%,白酒产业产值全国占比提升至5.8%,激光产业产值全国占比提升至5%。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个,光伏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填补我市空白,我市获批“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智能化改造优、数字化转型快、网络化联接广,数实融合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龙头带动、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四大工程,全市智改数转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免费诊断全覆盖,建成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18个、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2个、省先进级智能工厂88个,获批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星级上云企业2471家,规上工业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全省第二,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两化融合通过贯标企业296户。洋河股份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

      “双沟酒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新接入企业超过5万家,累计接入数全国第一。累计创建国家5G工厂7个。洋河酒厂、市经开区成功获批万兆光网试点。全市累计新建5G基站10643个,实现市县城区和重点乡镇5G全覆盖。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深入推进、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制定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加快建设生物发酵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3家,获批省首台(套)重大装备8个,入选省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个。

      以创建绿色发展示范为抓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27个、省级绿色工厂65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2个。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95%以上。加强资源集约利用,沭阳“印染”绿岛已投入使用,宿豫“电镀”绿岛厂房已开工建设。加快淘汰低端低效产能,累计实施去产能项目105个。

      持续开展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化工产业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治理等专项行动,累计关停取缔并提升改造木材加工企业4678户,关停化工企业29户,整治“散乱污”企业3936户,推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由化工集中区顺利升级为化工园区。

      突出政策性支持、做好常态化帮办、打造便捷化环境,助企纾困精准有效——

      在落实中央和省一揽子政策基础上,加大对企业共性问题解决和产业个性矛盾发展的支持力度,既出台了支持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面上支持政策,也制定了储能、激光、膜材料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形成“1+X”政策支持体系,重点对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支持。每年兑现市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产业集聚)3亿元左右。

      围绕打造“宿迁帮办”服务品牌,健全畅通政企常态交流沟通机制,完善专员帮办、部门靠前帮办、领导挂钩帮办三级服务体系,清单化梳理企业诉求,充分利用市领导双月会办、市领导大走访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强化土地、水、电、气、热等关键要素供给,筑牢生产经营基础。协同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实行“综合查一次”,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打扰。持续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为企业发展营造高效便捷、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