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山东19条标志性产业链,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现全覆盖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山东19条标志性产业链,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现全覆盖

供稿: | 2025-11-13



      “本次4个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后,实现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对我省19条标志性产业链的全覆盖。”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1月12日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孙海生介绍,近日,省科技厅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4个产业三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标志产品和示范应用的主攻方向。

      “力争到2028年,突破200项以上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80项以上原创性重大成果,打造20个以上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能级实现大幅跃升。”孙海生说。

      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围绕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软件系统、整机制造等关键环节,重点攻克智能传感、人机交互、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制先进伺服电机、操作系统软件、特种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加大场景应用拓展力度,推动机器人在汽车、家电、交通、医疗、文旅、救援、采矿等多领域多环境中的深度应用,打造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标杆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机器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先行地。

      在现代食品产业领域,坚持安全、营养、绿色、智能发展方向,围绕食品原料、功能组分、营养健康食品、生产加工装备等全链条开展系统攻关。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构建全链追溯和质量控制、绿色包装和清洁生产、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在提升食品营养水平方面,攻克快速冷却、配方个性化配置、营养稳态化递送等技术难题,创制功能性油脂、特医食品等100种以上创新产品,大幅提升现代食品附加值。

      在轻工纺织产业领域,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需求,提升绿色低碳生产工艺,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和高端产品开发。比如,在纺织领域,加快研发具备长效阻燃、无氟疏水等多功能的先进纤维制品,开发人造血管、医用敷料等高端医用纺织品,研制无源降温、智能检测、仿生与生物合成等新型纺织品。在造纸领域,针对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特殊需要,研制耐极端温度纸、高压电解电容纸、纸基柔性电子器件等新产品,大幅拓宽纸基材料应用场景。

      在现代冶金产业领域,面向行业转型需求,加快高端原材料制备、精密加工工艺、核心装备与零部件的研发与应用,重点研制超高强度钢、海洋用铝合金、极薄锂电铜箔、光伏用银浆料等高端产品,大幅提升“拳头产品”核心竞争力。面向深海深空、新兴能源、生命科学等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发稀土功能材料、特种镁、钛合金等前沿材料,加快实现产业化,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推动我省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冶金产业创新高地。

      “每年实施一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精准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介绍,未来三年,省科技厅高水平建设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领域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120家以上,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加速迭代。加快成果转化落地,依托山东科技大市场,完善机器人、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领域专员服务项目机制,构建“需求挖掘+成果梳理+技术交易+要素赋能”服务体系。

      “我们将聚焦4个产业发展需求,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持续提升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依托各类人才工程,建立国家级人才潜力人选培育库,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说,同时,将以4个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引导高校充分发挥高能级平台支撑作用,建强跨学科攻关团队,创新研究范式和组织模式,合力攻坚突破一批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机器人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极,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作为山东省工业体系的支柱力量,其创新能级直接关系到全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英峰介绍,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推动机器人产业壮大,以及现代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冶金等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