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山东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居全国首位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山东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居全国首位

供稿: | 2025-10-22

      10月21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华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山东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居全国首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居全国第4。



      技术创新能级加快提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聚合资源、搭建平台、强化攻关,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累计建设4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位 培育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0家、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585家。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7.85%。近三年组织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9000项左右,带动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过万项。获评国家人才工程数量逐年攀升,遴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突破580人,打造人才引领型企业45家,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项目240个,年培训高技能人才5万人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年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超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8%。培育济南人工智能、潍坊元宇宙等特色园区,机器人产业营收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到10%。培育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区域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要素集聚、链群深度融合的集群发展格局。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度培育体系,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35家,居全国首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63家,居全国第4。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4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万家,均走在全国前列,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8成左右。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坚持把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更好更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16家单位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占全国比重7%,其中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入选数量占全国比重超15%。强化“四首”保险补偿政策支持,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四首”产品4100多个,形成12英寸N型碳化硅衬底材料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居全国第三位。组织举办标志性产业链产学研对接活动14场,双向发布企业需求与高校成果,促成合作意向380余个。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