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2025-10-21
2025-10-21
2025-10-21
2025-10-2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文件 争先建设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10-21
上海市提出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浙江省提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广东省提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密集发布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文件,提出发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兴产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底层基础
算料、算力、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基石。在各地出台的政策文件中,也坚持基础先行,以算力的优化、数据的完善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增加“燃料”和“动能”。
上海市提出通过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智能算力集群、语料供给体系、虚实融合实训场、行业基座大模型等基础底座,打造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生产力工具。浙江省提出强化“芯模联动”发展。建设“芯模联动”适配基地,鼓励省内算力龙头企业主动适配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加快提升芯片性能和万卡级集群组网能力,培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国产算力生态。倡导政府部门、算力中心、经营主体采购或应用国产软硬件。
此外,建高质量的数据集和语料库也被普遍视为关键环节。北京市提出建设高质好用的行业数据集。支持制造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快开展行业数据采集、汇聚、清洗、标注等工作,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制造业数据集。
聚焦具身智能等重点应用
“赋能”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抢占创新发展高地,打造应用标杆。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赋能应用的主场,人工智能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打造新兴产业方面,人工智能成为新兴产业落地的重要抓手。如广东省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深入挖掘开放应用场景。
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人工智能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河北省提出,围绕高端钢铁新材料研发设计、关键工序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产品缺陷智能检测及质量管控等关键场景,实现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国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 支持企业开发化工行业大模型,推进化工数据处理、流程仿真优化、化学机理挖掘、园区智能监控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世界一流化工产业链。河南省提出,到202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范围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综合集成跃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全流程应用,建设智能应用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
随着具身智能的加快发展,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地也抢抓机遇,结合自身发展特色,提出明确的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方案。如上海市提出全力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北京市提出,打造具身智能领域产教融合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到2027年,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
标准和生态建设持续推进
随着人工智能从“技术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应用”新阶段,产业的发展不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比拼,更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制度环境与创新活力的综合较量。
无论是大模型应用的落地,还是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前沿的技术创新和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伴随产业的发展,技术标准的构建、产业生态的完善,行业监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广东在推进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时提出,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营造鼓励创新、大胆试错的制度环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立法工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江苏省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标准化示范区,并提出“需求牵引,急用先行”的原则。优先覆盖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关键场景,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车联网等领域标准先行落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为了培育产业生态,各地拿出了“真金白银”。除了发放“算力券”“语料券”以及研发费用补助,多地还提出设立产业基金、建设开源社区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浙江省提出加强“语料券”支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放“语料券”,可按照不高于合同实际执行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湖北省提出培育一批轻量化的行业模型,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演进。每年评选若干个工业领域专用模型,按照研发费用的8%给予牵头研发单位最高500万元补助。广东省提出完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源创新生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通过技术协作,联合共建面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交流共享、生态推广培育、算力调度、开放性行业大数据训练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大模型评测开放、测试验证等服务。
如今,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各地抢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热潮正在掀起。随着政策的落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将不断突破,应用成果将加速落地,产业生态将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将加速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