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上一篇

持续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2025-10-2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西宁开发区加快提质增效升级力争五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0%以上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西宁开发区加快提质增效升级力争五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0%以上

供稿: | 2025-10-20


      工业园区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近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出台贯彻落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的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锚定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目标,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引领区、科技创新活力区、绿色低碳示范区、对外开放先行区和产业承接样板区,扎实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工作安排》明确,到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R& 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60家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年产值占比达到35%以上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5%,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35家。

      在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方面,聚焦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制定“一链一策”方案。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发挥链长制和招商专班作用,完善光伏产业链配套,强化储能产业建链强链,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延伸合金材料下游至高端制造领域,推动高原动植物资源加工向供应链系统转变,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推广先进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领域,加大招引培育力度,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培优企业主体方面,建立“初创—成长—领军”企业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化服务体系,推行“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模式,设立企业综合服务窗口,并引入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加强招商合规管理和诚信建设,协调上级部门对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帮助企业获取金融服务。强化科技创新,从创新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两方面入手,鼓励企业提升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紧盯上级资金投向,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申报力度,推进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深化与先进区域合作,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方面,支持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鼓励企业实现各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协同,并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构建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建设,形成“大企业引领转型、中小企业跟随升级”的良好态势,围绕超算中心布局绿色算力产业。

      在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方面,加快打造零碳示范园区,对标“双碳”目标,支持绿色工厂低碳转型,培育零碳示范园区和企业,并推进碳足迹认证和绿电溯源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强化科技赋能,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智能化,严格新进企业安全准入。

      同时,全力打造内外联动的产业协同高地,紧抓政策机遇,加强与发达地区园区合作,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外贸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开拓国际市场,实施外资精准招商。与1至2个发达地区园区建立战略合作,探索“总部+基地”等协同发展模式,试点“飞地园区”建设,吸引创新资源与产业项目落地。

      “我们还优化空间治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模式,优化商业配套功能,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从而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西宁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