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马鞍山“十四五”科技创新成绩单亮了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马鞍山“十四五”科技创新成绩单亮了

供稿: | 2025-10-16


      10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景维光,党组成员、副局长武劲松,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再乐,发布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总体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市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加快打造动能强劲的科技强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创新引领发展的新格局全面形成

      我市成立市委科技委员会,构建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形成全市科技创新“一盘棋”的新格局。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等改革试点任务,推动科技与产业、人才、财税、金融等政策高效协同。“十四五”以来,累计为1260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超5亿元,超90%科技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全国第54位,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4位,三县三区科技创新指数均跻身全省前10。当涂县、含山县分别获批建设国家和省级创新型县。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5.9%,居全省第3。

      科技创新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科技强市建设根基持续夯实

      全市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97.7亿元,较2020年增长40%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1%、居全省第3,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5.1%。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明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家,居全省第4,较“十三五”末增长近4倍。积极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行动,赋能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国家级6个、省级25个,在孵企业980家。重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中钢矿院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重组,皖江蔬菜产研院获选首批省特色产业研究院,花山区、雨山区获批省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园区。目前,全市共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2家,省级平台316家。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产业创新研发能力显著增强,落实推进研发“两清零”行动,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60.6%、研发机构覆盖率54.8%,均居全省第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1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75.9%。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在全省率先出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全省首批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未来产业先导区和人工智能领域首家顶尖孵化器花落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科技成果转化欣欣向荣

      更多优质科研成果

      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十四五”以来,我市科技攻关成果丰硕,累计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9项,争取上级资金超8000万元 立项市级科技项目54项,荣获省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9项。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合作项目830项,金额达4.9亿元。与清华大学等40余所高校保持合作,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在我市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技术交易市场繁荣,连续参加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签约项目52项、合同金额180亿元。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55.9%,增幅居全省第1。

      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创新发展活力充分迸发

      我市积极融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2024年吸纳沪苏浙技术合同1.5亿元,位居全省前列 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兑付超500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近4000万元。创新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引育科技人才超5万人、高层次团队超50个,备案省院士工作站6个 在省内率先出台“研发飞地”扶持政策,建成飞地11家,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超40人。科技金融支持更加有力,创新推出“科信贷”“创新积分贷”等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72家企业签约参与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累计获授信285.75亿元 “科信贷”已累计为145家企业授信8.5亿元、放贷7.8亿元。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