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2025-10-13
2025-10-13
2025-10-13
2025-10-1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七部门联合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到2028年,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10-13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新模式不断涌现。
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目前,服务型制造还存在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典型模式分行业分领域应用不平衡、统计监测难度较大等问题。为此,《实施方案》提出7项主要任务和3项专项行动,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为强化技术创新,《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发布服务型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为服务型制造提供技术研发、设计、信息、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服务等。
为强化模式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消费品等行业和安全生产领域,加强政策统筹、分类指导,推进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加大重点行业服务型制造发展力度,推动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产业优势地位,促进钢铁、石化、医药、船舶等产业提质增效。
为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实施方案》还明确将开展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建设共享制造平台、共享工厂,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 开展服务型制造企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打造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加强品牌评价和宣传推广 开展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加强应用推广。
为保障相关工作落地实施,《实施方案》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将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等纳入技术改造等支持范围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企业的服务业务按规定享受相关要素价格等支持政策 引导商业银行、政府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金融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