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2025-08-27
2025-08-27
2025-08-27
2025-08-27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滨州:科技大市场“线上平台+线下服务”双线赋能 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08-27
8月26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科学技术局专场。邀请滨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宁波,滨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东芳,滨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吕肇华,滨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清水,围绕提升科创品质的工作成效和有关进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东芳介绍,科技大市场的高质量建设作为技术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滨州科技大市场通过半年多的运行,常态化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实现科技成果“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对接。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双线支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滨州市科技局与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签署《深化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合作协议》,建立省、市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滨州科技大市场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体系。根据市场主导原则,聚焦成果转化核心使命,建设一支专业的技术经纪人队伍,100%高级技术经理人持证上岗。目前,已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23场次,促成转化落地项目27个,交易额1436万元,实现创新要素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有效撮合。
“线上平台+线下服务”双线赋能。按照线上平台、线下服务“双线赋能”思路建设,打造要素活起来、服务动起来、资源用起来的“科技服务超市”。线上,省市联动、共享共用的线上科创服务生态网络,链接山东科技大市场平台建设滨州创新节点,搭建科技“五库”,汇集信息1万余条,构建全要素服务体系。线下,依托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1+N+3”模式布局,涵盖技术交易、双创孵化等“十大中心” 招引“N”家企业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等机构入驻 “3”大国际版块——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充分拓展配套服务功能。
“产业所需+学科所长”双向共赢。按照创新要素“连通器”定位,组织400余家企业参加山东大学成果直通车、滨州高校服务滨州企业交流推进会、山东科技大市场赋能滨州低空经济产业专场等技术成果、校企对接等活动。创新“异地研发、本地转化”成果转化模式,分别与中南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8家高校、2家区域性科创平台等共建跨域协同转化中心,构建跨区域科技成果流动和孵化转化运营生态,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高效衔接。
“科技报表+金融属性”双向奔赴。充分发挥山东科技大市场“科融信”平台作用,动员2276家企业入驻平台,数量位列全省第2位,通过专业第三方评估,把企业的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变为增信指标。打造“科技+金融+产业”创新生态圈,开展科技金融类活动12场,通过IP促融、大赛促融、产业促融、平台促融等四促模式,促成各类金融贷款43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