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五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创新高地 加快成果转化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五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创新高地 加快成果转化

供稿: | 2023-05-17


      有科技创新的赋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健步如飞。日前,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详解天津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朱玉兵介绍,近年来本市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6%,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3.5%,均居全国第三。在具体成果方面,6家海河实验室入轨运行 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15家 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5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10000家 天开高教科创园启动建设,市级大学科技园总数达12家 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600亿元,占GDP比重居全国第二……

      天津重点围绕智能科技引领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用好用足政策五方面持续发力,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智能科技创新引领上,持续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基础。推动自主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迭代升级 依托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等国家‘算力’重器,推动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 推进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港口等方向,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搭建等。”朱玉兵说。

      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本市聚焦重点产业链,编制《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动态清单》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重大创新平台等围绕基础软件、合成生物等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 依托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围绕脑机交互、细胞及基因治疗等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在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上,积极推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到2027年达到20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80家。

      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本市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并建立高校与产业园区的“握手”通道,争取更多天津高校创新成果实现本地产业化。到2027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00亿元,全市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达到300家。

      对于用好《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本市将重点围绕应用场景打造、科研院所来津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