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东出台26条措施助力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广东出台26条措施助力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供稿: | 2022-05-13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从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方面提出26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改进科研经费管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鼓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支撑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推进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

      《意见》从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入手,探索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例如,在预算编制阶段,新规精简了预算科目,科研项目直接费用预算科目统一精简为设备费、业务费、直接人力资源成本费三大类。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可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提供明细。

      同时,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下放项目预算调剂权。设备费和间接费用均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实际需要自主调剂,间接费用可在核定比例范围内调增、调减。

      4月底,广东科技厅和广东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在广东基金项目中全面开展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试点,除了十类严禁列支的项目和范围,广东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广东基金”)项目经费使用,科研人员将有更大自主权。

      推进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同样列入此次改革。《意见》明确,在人才类、基础研究类、软科学研究类等定额资助的科研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试点,不再编制明细费用科目预算,实行经费使用“负面清单”管理。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

      以人为本加大创新激励力度

      如何将科研人员从“挣钱”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科研?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很关键。《意见》从五个方面着手,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科研人员的激励空间。

      以包含绩效支出在内的间接费用为例,《意见》明确,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实行总额控制,不再分级设定比例,按照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费后的30%核定,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

      广东还将实施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试点。在广东属科研院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广东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中,允许试点单位从财政安排用于稳定支持科研项目的经费中提取不超过20%作为奖励经费,由单位探索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激励引导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同时,在延续广东先行做法的基础上,实现间接费用中列支的绩效支出以及从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发放的奖励支出,不计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调控基数。

      此外,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鼓励科学家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企业,提高创新效能,《意见》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照法律规定,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剩余部分留归项目承担单位用于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奖励其他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等相关工作。

      复杂繁琐的报销流程让人头疼,如何在报销方面为科研人员减负?项目验收结题程序繁琐,往往需要科研人员亲力亲为,如何简化财务管理?《意见》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指导原则,明确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

      所谓科研财务助理,即为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资金开支、财务决算、经费报销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人员。《意见》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要确保每个科研项目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鼓励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方式充实科研财务助理队伍。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