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安徽: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落点下好创新“先手棋”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安徽: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落点下好创新“先手棋”

供稿: | 2022-05-07


      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安徽不断破除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中试孵化、对接交易、科技金融支撑,搭建各类双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

      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合肥艾创微公司今年一季度迎来了开门红,在刚刚举行的安徽科技大市场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企业不仅与合肥工业大学完成了抗辐照加固集成电路设计项目签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还发布了最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场景。

      合肥艾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产品工程师张胜源: 现场发布的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应用方案的一款产品,借助本次发布会的平台,我们也认识了更多合作伙伴。

      像这样的交易会在安徽创新馆几乎是每月举办一次,他们推进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重大科技成果寻找捕捉、重大技术创新需求挖掘、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对接,通过每月集中发布一批成果、签约一批项目,加速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 成果产业化项目我们征求了200多个,企业技术需求我们现在挖掘316个,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签约金额达到350亿,实现了技术合同登记额近100亿。

      不仅是积极建设科技成果对接交易平台,安徽还通过完善创业孵化链条,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一揽子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安徽国医科技公司就是在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里成长起来的,在创业之初,园区通过联络员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动态需求,以资源对接、资金支持、培训辅导等方式帮助企业,使企业负责人在埋头研发之外,逐渐重视专利技术保护和业务市场拓展。

      安徽国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贞虎: 大学园第一支基金投了我们1000万,给我们企业注入了非常强的血液,后期组织我们参与孵化项目,让我们去路演,很多大量基金从这时候开始关注我们,所以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

      借助园区针对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精准的帮扶,国医科技只用了5年时间,他们创新发展的医用物资新型管理系统已经在全国15个省份、100多家三甲医院进驻建设。为支持更多像国医科技这样的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大学园已建成众创空间到企业孵化器再到企业加速器这样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并在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基础上,通过“双孵”也就是在孵化企业的同时孵化“孵化器”,促进创新链条延伸。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王荣钊: 目前我们共转化了398项科技成果,总共培育了29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整个园区大概有1000家孵化的企业。

      过去一年,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安徽构筑科技成果熟化孵化平台,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3家、新型研发机构38家 推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1000家,育强成果转化主体 通过不断加大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今年前两个月,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3416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3404项,登记的应用技术成果中,实现产业化应用的有1548项。一季度,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204.07亿元、118.59亿元,安徽成为了科技成果的净流入省。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