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重庆加速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重庆加速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供稿: | 2022-02-21

      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8.2%,工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28.5%,后者高于全国平均10.3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2021年,重庆工业经济“成绩单”亮眼。这份成绩的取得,与重庆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驱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等为抓手加速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息息相关。

      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澎湃的发展动力

      2月10日,重庆美心(集团)有限公司全部生产线复产,多条智能化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人只需按下生产线旁边的圆形红色按钮,一块块木板随着机械运往滚动的履带,然后数十台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开始对木板进行冲切、加工,最终一道道精美的木门逐次下线。

      以前在同样位置忙碌的是百余名工人。如今通过生产线改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只需20人左右即可完成所有工序,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近2/3,综合成本下降30%。

      产业结构升级,给企业增添澎湃的发展动力。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及优化产品结构,成为销量、营收和利润三个业绩指标全面增长的全国性啤酒企业 重庆钢铁集团通过开拓新领域、新市场,去年共开发10多个新产品,新增授权专利近50件,新签合同订单量及新产品销量均取得大幅增长。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去年全市汽车、电子、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10%,材料、消费品等行业亦保持了较快增长。

      创新让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一块普通玻璃,经过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金渝)的加工,耗时15天,就能成为液晶显示屏,“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在惠科金渝生产车间,每天都上演着“玻璃变形记”。

      惠科金渝负责人介绍,将普通玻璃制成液晶面板的生产流程全是智能化。目前,这家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达到40%。创新,让企业产量大幅提升,产品质量越来越好。

      通过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样的渝企还有不少。例如,去年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了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开展的氢燃料轻卡研发,并联合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和动力总成。

      立足既有的产业基础,渝企通过创新研发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带动生产经营持续向好。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向终端产品延伸,其生产的氨纶等新材料产品已在全球市场掌握“话语权”。

      通过创新,一大批产业项目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截至去年底,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8.1%,有效改善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

      大数据智能化带动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大屏实时显示各项数据,整个生产过程清晰可见 原物料供应、仓储物流等环节联动,“车间大脑”自主决策时序、产品数量……这样的智能生产场景,在重庆企业中随处可见。

      在“智造重镇”建设中,重庆通过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再造发展新动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两个方面均迈出坚实步伐。

      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得益于多年持续大手笔投入智能化转型,截至去年底,这家重庆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已掌握200多项智能化核心技术,70多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搭载。

      大数据智能化牵引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红利”。比如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原本主要生产预拌混凝土,近年该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化转型,“转身”为网络平台服务供应商,其推出的公鱼互联云平台已为国内上千家混凝土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

      正是看好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飞象、海尔卡奥斯、树根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已先后在渝布局。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智能工厂105个,数字化车间574个,累计推动10.1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59.8%,带动运营成本、不良品率和能耗等多项指标大幅下降。特别是随着“5G+智能制造”全面展开,重庆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7位。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