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芯片开发加工资源开放让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芯片开发加工资源开放让中小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供稿: | 2021-09-01

      近日,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联研院)获悉,作为先进输电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试线,在满足重点项目研发的基础上,实现了芯片开发与工艺加工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联研院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试线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英寸硅与碳化硅芯片研发能力与小规模量产平台,主要满足电力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与制备科研攻关任务,同时也积极为国内多家企业提供芯片开发与代工服务。”联研院中试线运营办公室主任吴昊告诉记者。

      2018年,北京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智成立了一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使用进口检测芯片在国内开设检测服务。李智发现,如果能够使用自行生产的芯片,成本仅是进口价格的十分之一。“芯片设计可以自行研发,但芯片工艺开发与生产的门槛极高,光是实验条件建设与前期的工艺开发成本,就不是初创公司可以承担的。”李智说。

      为此,李智找到联研院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试线,双方组建联合技术攻关团队,利用中试线先进的实验条件与工艺资源,经过1年多的技术攻关,终于突破芯片在点位设计、芯片圆形元胞工艺开发和产品制备等方面的核心技术难题,打破了欧美国家基因芯片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填补了我国基因芯片技术领域的部分空白。

      “通过小批量的制备,我们自研的国产高密度基因检测芯片已经在功能上完全替代了进口芯片,并在消费市场上反映良好,双方又在原有芯片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代升级芯片产品的开发。”李智说。

      “2020年下半年以来,借助联研院中试线平台开发的高密度基因芯片进一步展现了应用前景,不仅在基因检测产品方面发挥作用,在农业育种、科研以及医疗诊断等方面也具有应用空间。目前已计划在2021年底开始尝试出海业务,出口至东南亚等国家。”吴昊说。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