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湖北出台“ 16 条措施”激励科技创新人才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1-08-30
近日,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人才发展激励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围绕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流动、激励和生态环境 6 个方面,提出 16 条硬措施,以人才驱动推动创新发展,加快推动科技强省建设。
在人才引进方面,重点提出 " 精准引进高端创新人才 "" 扩大人才对外交流合作 "" 建立顶尖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进通道 "" 实行引才激励约谈制度 " 等新措施,明确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产生重大驱动效应的人才项目 " 资助额度不设上限 " 等硬措施。
在人才培育方面,重点提出 " 开展基础研究人才专项支持行动 "" 打造战略科学家发展平台 "" 加强创新性产业领军人才培育 "" 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 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5 条措施,明确提出近 5 年引进培养 50 名战略科学家、500 名创业领军人才的阶段性目标,创新实施 " 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 技术经纪人专项培养计划 " 等人才专项,首次提出设立不低于 15% 和 80% 的遴选指标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重点支持,着力补齐创新创业人才结构失衡短板,整体推进不同层级、不同梯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在人才评价方面,重点围绕 " 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 ",突破性提出 " 实行人才引进推荐认定制 "" 完善符合科研人员岗位特点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 开展重点企业科研人员职称自主评定试点 " 等改革举措。
在人才流动方面,重点针对科技人才在区域、行业和产业分布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突破性提出通过 " 建立‘人才驿站’ "" 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 "" 设置专业技术特设岗位 " 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鼓励引导科技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
在人才激励方面,重点提出 "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力度 "" 改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 "3 条措施,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进一步细化对不同阶段科技成果的处置办法,突破性提出通过 " 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 "" 实施科研经费审计师制度 "" 聘用科研助理 " 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为人才放权松绑。同时,借鉴外省做法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对在湖北自贸区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超过 15% 部分予以政府补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广大科研人员的期盼,推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释放。
在人才生态环境方面,一方面,聚焦人才反映比较集中的子女上学难、住房保障难、看病就医难、创新创业难等问题,突破性提出 " 完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联席会议机制 "" 可利用用人单位自身存量土地建设人才公寓 "" 高层次人才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 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基金 " 等务实举措,解决人才的现实困难,缓解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以 " 开展‘湖北省杰出人才奖’评选 "" 建立基金管理使用容错免责机制 " 等方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优化我省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打造 " 近悦远来 " 的创新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