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

供稿: | 2020-06-19


      6月18日,成都高新区将遵循“公建优先、生态优先、功能布局优先”原则,加速推进未来科技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推进33个重点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据悉,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支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4月,川渝科技主管部门签署协议,提出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全面提升城市基础承载能力

      未来科技城位于成渝发展主轴——东部新区,紧邻天府国际机场,规划范围60.4平方公里。根据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未来科技城定位为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航空航天、6G、网络信息等领域,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作为未来科技城的主导建设方,成都高新区今年将加快未来科技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承载能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将全力加速推进33个重点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

      据悉,抵达未来科技城的优越交通条件正迅速呈现。未来科技城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2公里,机场将于2021年初正式通航 距离成都市区45公里,从成都三环路自驾经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将于年内建成投用)仅需约30分钟,搭乘地铁18号线(首开段已实现空载试运行,年底前全线将正式开通初期运营)从火车南站出发最快仅需约35分钟,搭乘成自高铁(将于2023年底开通)从成都东站出发大约仅需 20分钟。

      “在全力提升未来科技城城市基础承载能力的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将结合未来科技城发展定位,快速导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创平台、优质教育资源、高端产业化项目等创新要素。”该负责人表示,占地约1600亩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约500亩的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年内将实现动工。

      构建“两轴三片”空间布局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天府特色、产城融合的理念,对标美国尔湾新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日本筑波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先进经验,成都高新区对现有规划成果进行整理并优化,已形成未来科技城发展战略规划和空间规划初步成果。”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该负责人介绍,未来科技城将着力构建“城市-片区-新镇-社区”的四级多元空间体系,即属于1个城市-形成1个片区-包含3个新镇-建设40个社区 并将结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依托绛溪河、大安溪、泉水河等绿谷低地,构建生态骨架。

      基于河流走向自然分割,体现公园城市理念,未来科技城空间布局为“两轴三片”。“两轴”分别为东西向的绛溪河生态轴、南北向的创新产业联动轴 “三片”即国际科教城、智造示范区、应用性科学中心,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美丽公园城市典范。其中,国际科教城重点建设国际教育园区,重点发展物联网、5G/6G等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承担应用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功能 智造示范区重点建设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基地,承担创新企业聚集功能 应用性科学中心重点聚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承担应用创新综合服务功能。

      为加快未来科技城建设,成都高新区围绕地铁 18 号线福田TOD,划定4.6平方公里起步区。早在5月29日,成都高新区就已对外发布未来科技城起步区深度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概念建筑方案国际征集公告,计划于今年10月完成方案征集工作,年底前启动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报名参与。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